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著數(shù)十億人的心,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一邊是城市居民對新鮮農產品的迫切需求,另一邊是因銷路受阻農民在農產品售賣上犯難,受疫情的影響,新鮮農產品如何從田間地頭直達百姓餐桌,成為社會備受關注的焦點問題。 從實際情況看,為了強化疫情源頭防控,一些地方關閉了人員流動較大的菜市場、便利店,再加上農產品運輸車輛和人員減少,以及地方斷路、斷運等過度防控措施的實施,造成農產品市場缺口較大,這不僅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也造成了農民農產品滯銷困局。 就在前不久,商務部辦公廳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指出,電商企業(yè)要通過扶貧頻道、專區(qū)、直播帶貨等多種渠道提供流量支持,開通農戶入駐綠色通道,拓寬滯銷農產品銷路。相信隨著這項工作的深入推進,必將有助于破解疫情形勢下農民農產品賣難問題。 事實上,當前國內已有多家電商平臺開始行動了,積極采取措施助力農貨銷售,比如,阿里巴巴推出“愛心助農計劃”設立10億“愛心助農基金”,拼多多上線“抗疫農貨”專區(qū)設置專項農產品補貼,淘寶上線“吃貨助農”頻道,京東開通“生鮮綠色通道”推動滯銷農產品上行……透過這些我們看到了疫情形勢下電商平臺的責任與擔當,既為廣大農民解了燃眉之急,又保障了人民群眾對新鮮農產品的需求,更贏得了口碑和聲譽,向社會傳遞了滿滿正能量。 抓好生活必需品特別是主要農產品的生產供應,事關疫情防控工作大局,事關農民切身利益,除了電商平臺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積極推介農產品,為農民打開銷路之外,各級各部門也要采取得力措施,多想為民之策,多行務實之舉,在這方面我們欣喜地看到,一些部門也在積極行動,農業(yè)農村部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積極搭建農產品線上平臺,中國優(yōu)質農產品開發(fā)服務協(xié)會牽頭成立了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公益服務聯(lián)盟,廣東省農業(yè)農村廳搭建農產品“保供穩(wěn)價安心”平臺,此外不少地方都在大力推動農產品進社區(qū)、進食堂、進機關、進企業(yè)、進學校,等等,這些都能很好解決疫情期間農產品“買難”“賣難”問題。 有句俗話說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真心期待各地助農的措施能夠多些、再多些,讓農民兄弟感受到更多溫暖。(王學明) |
相關閱讀:
- [02-21] 【地評線】西安網(wǎng)評:“戰(zhàn)疫”中見證激情澎湃的青春力量
- [02-21] 【地評線】金羊網(wǎng)評:“攻”“防”兼?zhèn)淞帯皟蓱?zhàn)全勝”
- [02-21] 【地評線】紫金e評:“致敬逆行英雄”是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 [02-21] 東湖評論:嚴防嚴控還需自覺自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