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良種 助農增收(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2022-02-19 17:20: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
剛融的雪水和黃土混合在一起,讓湖南省臨澧縣四新崗鎮(zhèn)白云村原本就崎嶇的田埂變得更加泥濘。全國人大代表、臨澧縣四新崗鎮(zhèn)白云村農民沈昌健泥一腳水一腳,直奔油菜試驗田查看油菜生長情況。因為下種的時間和品種不同,有些油菜已開出黃花,有些還只是高過腳面。 “冬天一片葉,就是春天一條枝。現在一個蕊,就是未來一個莢?!鄙虿≌f,現在是油菜育種試驗的關鍵期,必須每天記錄生長情況,留下第一手試驗記錄。 這樣的試驗,沈昌健和父親沈克泉已經進行了40多年。他們培育出了得到周邊群眾認可的油菜高產增收品種,成為臨澧乃至洞庭湖周邊區(qū)域頗有名氣的“農民育種家”。 “父親帶著我用土辦法鉆研油菜育種,初衷就是讓鄉(xiāng)親們告別缺油吃的日子?,F在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我把油菜良種良法的推廣當作最重要的工作。”沈昌健說,“在南方農村,秋冬油菜仍是上半年重要的農業(yè)收入來源。油菜種植面積大不大、產量高不高,直接影響農民增收是否可靠,脫貧攻堅成果是否能鞏固?!?/p> 油菜花田里的民情民意,也被沈昌健帶進了人民大會堂。 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沈昌健提出“用產業(yè)化的模式組織油菜生產,用市場化的眼光培植油菜產業(yè),用農業(yè)機械化耕種降低油菜生產成本”的建議,引起了有關部門和地方的重視。2021年,僅臨澧縣就投入了8000萬元用于4.2萬畝農田改造,為油菜種植打好基礎。 除了油菜產業(yè),糧食安全也是沈昌健最關心的問題。 “我們臨澧有兩個種糧大戶,能吃苦、敢創(chuàng)業(yè),都流轉了上千畝耕地種水稻,但結果截然不同?!弊谔锕∩?,沈昌健講了一個故事,“第一個種糧大戶第一年就因經驗不足、不熟悉市場虧損了好幾萬元,后來幾年又接連遇到水災旱災,損失慘重。而另外一個種糧大戶,卻因為頭腦靈活,準備充足,對糧食市場研究得透,年年都有十幾萬元的收入。” 沈昌健說,種糧大戶是農村糧食生產的生力軍,但是光靠個人的勤勞還遠遠不夠,“農業(yè)靠天吃飯,風險大回報慢,需要有更好的政策激勵和制度保障?!?/p> “我要始終為‘三農’鼓與呼,今年全國兩會我的建議還是緊貼‘三農’。”沈昌健說,希望在對農民的培訓中,不光要講種田技術,還要傳授“經商做買賣”的本領,在維持農資價格相對穩(wěn)定、推廣農業(yè)保險、加強農業(y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再多發(fā)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