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活體“寵物盲盒” 到底誰在違法?
2021-05-18 08:44:56? ?來源: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所謂“盲盒”,是指消費者不能提前得知具體產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隨機屬性。近兩年來,“盲盒”因不確定性和驚喜感,深受年輕人追捧。然而,隨著“寵物盲盒”的出現(xiàn),“盲盒”經濟已然變了味。 5月3日,成都一快遞公司被舉報郵寄活體貓狗。動物救助組織趕往現(xiàn)場攔下運輸貓狗的貨車,發(fā)現(xiàn)貨車內有160多只小貓小狗,其中4只死亡。經調查核實,這批活體動物系平臺電商客戶線上銷售,某快遞成都荷花池網點違規(guī)攬收。 該事件尚未平息,5月11日,江蘇蘇州某快遞站,亦被發(fā)現(xiàn)有活體快遞。12日,蘇州市郵政管理局發(fā)布通報稱,蘇州市郵政管理局執(zhí)法人員到達現(xiàn)場時,發(fā)現(xiàn)“寵物盲盒”快件13件,動物已死亡。 隨著“寵物盲盒”接連上熱搜,網友們在憤怒的同時,提出了質疑:活體動物可以寄遞嗎?違法運輸活體動物應承擔哪些責任?網購平臺、商家售賣“寵物盲盒”是否違法,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德化縣人民法院刑庭副庭長鄭榮平法官就此進行了釋法。 法官說法 問題一:活體動物可以寄遞嗎? 鄭榮平法官介紹,寄遞活體動物需要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實施細則》第33條規(guī)定,禁止寄遞或者在郵件內夾帶各種活的動物。 同時,今年5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規(guī)定,經航空、鐵路、道路、水路運輸動物和動物產品的,托運人托運時應當提供檢疫證明;沒有檢疫證明的,承運人不得承運。從事動物運輸?shù)膯挝?、個人以及車輛,應當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農業(yè)農村主管部門備案,妥善保存行程路線和托運人提供的動物名稱、檢疫證明編號、數(shù)量等信息。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農業(yè)農村主管部門制定。運載工具在裝載前和卸載后應當及時清洗、消毒。 鄭榮平法官表示,凡是涉及動物的經營和運輸,必須嚴格按照動物防疫法的相關規(guī)定,履行相關的防疫法定職責。在活體寵物寄遞過程中,從事動物飼養(yǎng)、經營、運輸?shù)然顒拥膯挝缓蛡€人,必須嚴格做好免疫、消毒、隔離、無害化處理等動物防疫工作。 問題二:違法運輸活體動物承擔哪些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75條規(guī)定:郵政企業(yè)、快遞企業(yè)不建立或不執(zhí)行收件驗視制度,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以及國務院和國務院有關部門關于禁止寄遞或者限制寄遞物品的規(guī)定收寄郵件、快件的,對郵政企業(yè)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對快遞企業(yè),郵政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停業(yè)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動物防疫法》第98條規(guī)定,未按照該法第52條要求運輸動物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yè)農村主管部門可責令改正,處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責令停業(yè)整頓,并處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鄭榮平法官強調,以上所說的是除了野生動物外,包括寵物在內的活體動物。若承運人為托運人非法運輸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則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根據刑法規(guī)定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問題三:商家售賣“寵物盲盒”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鄭榮平法官介紹,商家寄遞活體動物,違反了前文所述《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實施細則》第33條規(guī)定,將由相關部門作出處罰,涉嫌犯罪的將追究刑事責任。 同時,《動物防疫法》規(guī)定,經營動物交易,應當附有檢疫證明。商家售賣未取得檢疫證明的“寵物盲盒”,已構成違法,違反本法規(guī)定,屠宰、經營、運輸?shù)膭游镂锤接袡z疫證明,經營和運輸?shù)膭游锂a品未附有檢疫證明、檢疫標志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yè)農村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同類檢疫合格動物、動物產品貨值金額一倍以下罰款;對貨主以外的承運人處運輸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 不僅如此,商家通過各種方式對“寵物盲盒”所做的宣傳,都在釋放一種物美價廉就可以撿到寶的信號,然而消費者收到的寵物品種不一,有的有疾病甚至很快死亡,亦涉嫌虛假宣傳,欺詐、誤導消費者,需承擔相應民事法律責任。若銷售的活體動物存在病毒等隱患,造成消費者健康等權益受到損失,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另外,若商家利用“盲盒”的運輸渠道銷售法律法規(guī)保護的動物,則需承擔刑事責任。 問題四:售賣“寵物盲盒”的網購平臺是否擔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27條規(guī)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要求申請進入平臺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者提交其身份、地址、聯(lián)系方式、行政許可等真實信息,進行核驗、登記,建立登記檔案,并定期核驗更新。第38條規(guī)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平臺內經營者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平臺內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鄭榮平法官認為,如果平臺未對商家資質資格盡到審核義務,明知或應當知道商家的商品不符合質量要求,導致消費者染上動物身上攜帶的病毒等權益受損,消費者可以要求平臺承擔相應的責任。 法官提醒 鄭榮平法官提醒,售賣活體“寵物盲盒”不僅觸犯了道德底線,還可能涉嫌違法。為此,承運人應加強對托運物品的檢驗,堅決對不符合條件的動物運輸說“不”;商家切勿貪圖經濟利益漠視生命,因小失大;電商平臺應當盡到監(jiān)管義務。一旦構成違法,相關部門勢必介入調查處理。 另外,消費者不能因為尋求驚喜感而購買任何“寵物盲盒”,因“盲盒”物品在安全方面的不確定性,自身健康等權益易受侵害。若購買“寵物盲盒”已遭受損失的,可通過訴訟等法律途徑尋求救濟。 記者短評 寵物不等于玩物 玩“盲盒”應有底線 盲盒經濟本無可非議,但隨著寵物活體盲盒的悄然興起,帶有娛樂性質的“盲盒”已然變了味。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部分商家和快遞企業(yè)在未履行相關的防疫法定職責情況下,把小動物裝在密閉的盒子里進行運輸,不但違反了相關規(guī)定,動物的生命安全也難有保障。把寵物放進“盲盒”,關上的是寵物的生命之門,踐踏的是法律和道德底線。 寵物不等于玩物,玩“盲盒”應有底線。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寵物盲盒”的監(jiān)管力度,快遞企業(yè)和電商平臺需加強自查自糾。作為消費者,則應理性消費,拒絕“寵物盲盒”。唯有做到監(jiān)管到位、商家自律和消費者理性,才能讓寵物遠離危險盲盒,讓盲盒經濟走回健康發(fā)展的“正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