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行星示意圖
本報綜合報道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0月27日報道,一顆小行星本月8日在印度尼西亞上空的地球大氣層中爆炸,釋放出的能量有三枚核彈那么大。這再次引發(fā)人們對于地球可能會被太空巖石撞擊的擔憂。
根據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科學家撰寫的報告,該事件發(fā)生在印尼的蘇拉威西島南部,爆炸所產生的巨響被1萬英里(約合16093公里)以外的監(jiān)測電臺接收到。據西安大略大學的科學家介紹,印尼當地人目擊到一個巨大的火球,從YouTube網站上的一段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個明亮、耀眼的火球被一團巨大的塵埃云所圍繞”。
據估測,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大約為10米,以每小時4.5萬米的速度運行并撞擊到地球大氣層。隨后便迅速升溫直至爆炸,同時釋放出大約5萬噸TNT炸藥的威力。幸運的是,由于爆炸的高度在海平面以上15到20公里左右,因此沒有對地面造成任何破壞。然而,科學家對此憂心忡忡,因為這個“天外來客”沒有被任何望遠鏡偵察到,而且如果它的體積再大些,比如直徑在20到30米之間,那么它很可能給地球帶來災難性后果。
問題在于,直徑小于100米的宇宙物體很少被天文觀測員發(fā)現并記錄下來。國際小行星中心主任斯帕爾表示,體積較小的小行星不被人們留意是不可避免的?!叭绻阆敫欁钚〉挠钪嫖矬w,那么就需要設置更多、更大的天文望遠鏡。此外,監(jiān)測所有直徑在20米左右的天體需要耗資數十億美元?!?/p>
專家建議
美應放棄月球 多關注小行星?
小行星已于近日被挑選為今后人類探索外太空的最佳目的地。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0月25日報道,由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委派、負責評估美國未來航天計劃的一個專家組上周提交報告,建議美國放棄月球,將注意力轉移到小行星上。
報告指出,小行星很可能成為實現登陸火星這個終極目標的跳板。然而,報告同時寫道,把這個想法付諸實施也絕非易事,NASA稱為此每年將需要30億美元的額外預算。NASA早期的研究表明,將人類送上小行星是完全有可能的。
相關鏈接
1908年俄羅斯“通古斯大爆炸”
“通古斯大爆炸”是發(fā)生于1908年的一次神秘爆炸事件,地點位于俄羅斯西伯利亞埃文基自治區(qū)的通古斯河附近。爆炸影響范圍超過2000平方公里,在距離大爆炸1500公里外的地方,地震傳感器對這次事件的記錄被認為是一次大地震。縱然是一天后,火球依舊照亮著周圍地區(qū),倫敦人甚至能在夜空下看報紙。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所謂的“通古斯爆炸事件”?數十年來,有關大爆炸的原因眾說紛紜,至少存在包括“隕石撞擊說”在內的多種理論。多數科學家認為,這次爆炸是由于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引起的。這顆太空巖石的直徑大約為60米,撞擊時產生了相當于1000到1500萬噸TNT炸藥的威力,這足以摧毀一座大型城市。專家稱,這種事件發(fā)生的頻率約為200年到1000年一次。
![]() ![]() |
- 2009-03-04一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
- 2007-07-27臺天文界“雙星報喜” 首度發(fā)現彗星與近地小行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