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wǎng)
>
國際> 探索發(fā)現(xiàn)
> 正文
阿凡達或成真:科學家欲備份大腦讓人永生
www.fjnet.cn?2010-06-09 11:23? ?來源:新華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用一生的時間與我們交談
一個名為“CyBeRev”的相關項目采用了更為復雜的一系列性格問卷調查。該項目的使用者通過完成美國社會學家威廉姆-西姆斯-班布里奇提出的數(shù)千個問題,作為給大腦存檔的手段。與傳統(tǒng)性格問卷調查不同,這個過程通過要求他們想象未來一百年的世界,試圖捕捉使用者的價值、信仰、希望和目標等信息。
這不是一個快速完成的過程。非營利組織Terasem Movement為“CyBeRev”計劃提供了研究經(jīng)費。該組織的洛里-羅德斯說:“如果你每天花一個小時回答這些問題,完成所有問題,則需要五年時間。但是,越到最后,思想文件中的自我呈現(xiàn)會越準確?!?/p>
這樣一來,是不是有可能使我們的數(shù)字化身成為我們個性的值得信賴的呈現(xiàn)呢?卡朋特承認,為了真正成為自我,Lifenaut制造的化身可能需要花上一生的時間和我們交談。而且,我們也不確定哪些照片和視頻能代表我們真正的記憶。所以,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能將思維上傳呢?一個辦法是,將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用攝像機捕捉下來,直接輸入化身。像微軟研究人員戈登-貝爾這樣的“生活記錄者”已經(jīng)在從事這種工作,他們身在戴著一個便攜式攝像機,記錄下生活中的大部分細節(jié)。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科學家尼格爾-沙巴爾特(Nigel Shadbolt)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正努力改善這種記錄方式,他們開發(fā)的一款軟件可以將每天拍攝的數(shù)碼照片與各種信息有機結合起來,比如來自日記、訪問的社交網(wǎng)站地址以及你所在地點的GPS記錄的信息。其他研究人員還在考慮融入像心律這樣的生理數(shù)據(jù),以提供基本的情緒變化。
相關新聞
- 2010-04-13某大學運動會驚現(xiàn)拖鞋版阿凡達
- 2010-02-10社會發(fā)展中的“阿凡達”困惑
- 2010-01-29“阿凡達”無力承擔張家界的欲望
- 2010-06-02《阿凡達》仍日收兩萬 "大地震"沖擊年度冠軍
- 2010-05-05張家界現(xiàn)“阿凡達”仙境 似夢似幻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