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垃圾暫時無法回收
在衛(wèi)星落地的那一刻將會發(fā)生什么?據(jù)稱,運氣好的人可以看到26顆在大氣中燃燒的火球,其中最大的重量是150公斤。但是,如果衛(wèi)星碎片真的對某一國造成了嚴重的損失或者砸到了人,是否有權要求美國進行賠償呢?龐之浩說:
龐之浩:根據(jù)聯(lián)合國的條約,外空物體所造成的損害之國國際責任公約,這個公約1972年聯(lián)合國就通過了,我們國家也加入了這個公約。無論加入不加入,你如果真是對其他國家造成損害了,你必須進行賠償還有道歉。這個物體如果落到某一個國家沒有造成損害的話,發(fā)現(xiàn)的人最好不要動衛(wèi)星,否則責任說不清楚了,要通知有關人員來處理這個事情。
衛(wèi)星帶來巨大福祉,但遺憾的是,人類以及人類制造所向之處,總會留下痕跡,留下垃圾。
幾十年來,各國向太空丟棄的各種垃圾不勝枚舉,從罐頭盒到煙頭,從注油槍到太空飛行器殘片,從廢棄衛(wèi)星到它散落的零部件,甚至還有一枚高爾夫球。日積月累的結果,便是如今的地球近地軌道,儼然一個高科技垃圾場。本月初,美國全國研究委員會稱,太空垃圾數(shù)量已達到“臨界點”,可經由彼此碰撞而“自我繁殖”。那么,人類將如何面對這懸在頭上的垃圾呢?龐志浩認為:
龐之浩:已經產生的太空垃圾現(xiàn)在有幾種方式,在高軌道上一般都是讓他轉移到一個無用軌道上去,甚至專門在太空設計一個航天器墳場,在低軌道的大型航天器讓他墜落到南太平洋航天器墳場。人們還一直在想新的辦法,比如說要不要研制太空清潔車,比如在低軌道運行的話,他失效以后能不能讓他展開一個大型的太陽帆,這樣阻力就大,速度就慢,就會墜落到地面,減少太空垃圾。
還有的是想用激光的辦法把太空垃圾給燒掉,當然還是要以預防為主,減少太空垃圾的產生。能夠回收最好,但是現(xiàn)在還回收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