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努力把行政復議建設成為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
我國改革發(fā)展進入了關鍵時期,經(jīng)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涨暗纳鐣兏铮故锥嫉慕?jīng)濟社會發(fā)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產(chǎn)生這樣或那樣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在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各種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短期與長期積累的問題疊加,國際國內矛盾交織,行政爭議更加復雜尖銳。我們必須深刻領會黨和國家對行政復議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新要求,深刻把握行政爭議復雜多樣對行政復議工作的新挑戰(zhàn),深刻認識人民群眾對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的新期待,扎實工作,充分發(fā)揮行政復議的重要作用,把行政復議建設成為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
(一)進一步創(chuàng)新機制體制,增強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的功能。試行案前化解等簡易程序和快速處理機制,提高行政復議快速處理大量糾紛的能力,充分發(fā)揮行政復議化解矛盾糾紛的便捷、高效特點,使大量的行政爭議通過行政復議及時化解。使貫徹實施行政復議法工作與首都發(fā)展要求相契合,及早發(fā)現(xiàn)影響發(fā)展穩(wěn)定的問題,調動相關行政資源,推動行政爭議有序化解,把行政爭議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化解在行政程序中。既重視個案行政糾紛的處理和化解,又善于匯總行政管理一方面的問題和不足,把個案審理與推動一類問題的源頭解決相結合。豐富行政復議工作方式方法,對依法可以和解、調解化解的,創(chuàng)造條件積極推動和解、調解結案;對重大復雜的行政爭議,要善于從法律問題入手推動解決,不斷提高行政復議解決重大復雜行政爭議的能力。
(二)進一步提高辦案質量,增強行政復議社會公信力。認真辦理行政復議案件,在具體案件中判斷是非曲直,實現(xiàn)公平正義,做到取信于民。做好案件事實的調查工作,通過當面聽取行政爭議申請人意見、現(xiàn)場勘驗等,加強對案件事實的把握和梳理,確保主要事實清楚、證據(jù)確鑿。做好法律適用工作,既要研究法理,又要結合實際;既要考察現(xiàn)狀,又要考察歷史;既要落實法律條文規(guī)定,又要貫徹立法基本原則,確保準確、全面地適用法律。要不斷開創(chuàng)行政復議工作新路徑,繼續(xù)深入探索行政復議委員會制度;繼續(xù)完善審理工作機制,擴大當事人的參與,主動接受監(jiān)督。
(三)進一步加強指導監(jiān)督,增強全市行政復議工作能力。行政復議工作要與政府法制的其他方面工作有效結合起來,通過監(jiān)督行政復議意見書、行政復議建議書的落實情況,使行政復議與其他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工作形成合力。要通過監(jiān)督下級行政機關行政復議案件的受理情況,保證應當受理的行政復議案件全部受理,杜絕應當受理而不受理的情況發(fā)生,使全市行政復議工作在積極化解行政爭議上形成合力。要通過編發(fā)行政復議案例、深化行政復議人員資格管理、完善行政復議信息管理系統(tǒng)等方面的工作,不斷提升行政復議能力和水平,確保行政復議的權威性、專業(yè)性、公正性。
(四)進一步擴大宣傳引導,增強群眾對行政復議的認知。行政復議工作程序依申請啟動,因此,充分發(fā)揮行政復議的功能,必須擴大宣傳,增強群眾對行政復議的認識,引導群眾理性合法地表達利益訴求。必須抓好行政復議法律制度宣傳和典型案例宣傳兩方面的工作,既要宣傳行政復議制度的優(yōu)勢,又要宣傳行政復議典型案例,讓群眾既了解行政復議,又能夠切實運用行政復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要不斷拓寬宣傳渠道,把宣傳工作融于行政復議工作中,要通過采取設立行政復議工作接待窗口等措施,創(chuàng)造便于群眾提交行政復議申請的條件,面對面向群眾宣傳并具體指導群眾通過行政復議法律渠道維護合法權益。
行政復議法實施十年來,北京市行政復議工作在探索中推進,在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行政復議及時有效化解行政爭議,為促進首都和諧社會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行政復議法律制度的成效得到了彰顯。全市各行政復議機關將在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繼續(xù)深入貫徹實施行政復議法,真抓實干,開拓創(chuàng)新,把行政復議建設成為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營造理性有序化解爭議的良好社會氛圍,為促進首都和諧穩(wěn)定不懈努力。
(作者為北京市副市長)
- 2009-11-03第2屆北京人權論壇開幕 聚焦和諧發(fā)展與人權
- 2009-10-25保民生促和諧 建設宜居城市
- 2009-10-23有一種和諧叫包容
- 2009-10-23揚正氣 頌美德 樹新風 促和諧
- 2009-10-20“人文北京與和諧首都”論壇在京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