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版《黨的建設辭典》,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列寧主義】列寧的理論觀點和學說體系。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1870—1924年)是列寧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列寧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自由資本主義進入到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新發(fā)展。列寧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研究了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新問題新特點,總結俄國革命和建設社會主義的新經驗,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把馬克思主義推進到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
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發(fā)展到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固有的一切矛盾空前尖銳,俄國成為矛盾焦點和革命中心。列寧把馬克思主義理論運用于俄國革命和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實踐,解決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所提出的一系列歷史任務以及建設社會主義的完整理論體系。在哲學方面,列寧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深化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辯證法,強調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提出對立統一規(guī)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論述了辯證法也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以及辯證法、認識論、邏輯學三者統一的思想;堅持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唯物主義立場,辯證地解釋了歷史決定論,闡述和發(fā)展了唯物主義歷史觀。他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哲學筆記》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作出了特殊的貢獻。在政治經濟學方面,列寧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分析和概括了新歷史條件下的資本主義,作出了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最高階段的論斷,科學地揭示了帝國主義是壟斷的、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資本主義,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前夜。他探討了在經濟文化落后的俄國如何建立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一系列問題,強調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并剝奪剝奪者以后,中心任務是轉向經濟建設;大力發(fā)展生產力,提出了無產階級專政國家要利用國家資本主義的設想和利用合作社的計劃,提出在“新經濟政策”時期要利用市場、商業(yè)和貨幣流通的主張等。在科學社會主義方面,列寧依據對帝國主義的研究,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革命的學說。他揭示了帝國主義條件下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的規(guī)律,得出社會主義革命可能在一國首先取得勝利的科學結論。他所領導的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就是這一理論的成功運用。列寧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指出無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問題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工農聯盟是無產階級專政的最高原則,蘇維埃政權是俄國無產階級專政的最好形式等。列寧還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提出共產黨是無產階級先進部隊,強調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建設黨,提出和制定了建設和鞏固無產階級政黨的方法和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