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配合華野作戰(zhàn),中野主力于11日夜間向津浦線上的戰(zhàn)略要地宿縣地區(qū)開進,發(fā)起徐蚌作戰(zhàn)。15日晚對宿縣發(fā)起總攻,16日凌晨占領宿縣,全殲守敵1.2萬人。至此,中野和華野一部密切配合,控制了徐州和蚌埠之間的100公里鐵路,切斷了徐蚌線,完成了對徐州的戰(zhàn)略包圍,保障了圍殲黃伯韜兵團的作戰(zhàn)。
黃伯韜兵團被緊緊包圍之后,敵人方才看清了我軍的真正意圖。蔣介石急令邱清泉、李彌兵團由徐州東援,限于20日與黃伯韜會師;令蚌埠的第六兵團(兵團司令李延年)和第八兵團(兵團司令劉汝明)合力向北增援;嚴令黃維兵團急速東進參戰(zhàn)。
12日開始,徐州東援之敵邱、李兵團,以12個師的強大兵力,在大量飛機和坦克的掩護下,沿隴海鐵路及兩側向我軍陣地發(fā)起瘋狂地攻擊。擔任正面阻援的華野三個縱隊,以血肉之軀抵擋敵人的強大火力。至22日,邱、李兵團連續(xù)猛攻10天,傷亡萬余人,損失坦克34輛,前進總共不到20公里,眼見黃伯韜兵團在不遠處被殲而無可奈何!
由蚌埠方向北進的劉、李兵團,被我中野一部阻于固鎮(zhèn)以北任橋地區(qū),4天只前進了15公里。我中野主力在攻占宿縣后,即以第一縱隊開赴蒙城,與阻滯黃維兵團的第二、第六縱隊會合,堅決阻擊黃維兵團東進。直到黃伯韜兵團被全殲時,黃維兵團仍被我軍阻于澮河上游的趙集地區(qū)無法前進。
從12日起,在兄弟部隊奮勇阻擊敵各路援軍的同時,華野圍殲黃伯韜兵團的五個縱隊,從四面向敵人展開猛攻。敵人憑借武器裝備上的優(yōu)勢,在空軍的掩護下拼命頑抗。
16日晚,寒風陣陣,天地間一片漆黑,我軍以黑暗為掩護,集中優(yōu)勢兵力和火力,向敵人陣地發(fā)起猛烈攻擊。一時間,萬炮齊鳴,烈焰沖天,我軍將士前赴后繼,向敵人陣地勇敢沖擊。進入村落后又與敵人展開逐屋爭奪,戰(zhàn)斗進行得相當激烈。
到18日,敵人終于抵擋不住我軍的進攻,敵一OO、四十四軍被我軍全殲,一OO軍副軍長楊詩云、四十四軍軍長王澤浚被生擒,敵二十五、六十四軍也遭到重創(chuàng)。19日晚,我軍乘勝對碾莊圩敵兵團總部發(fā)起總攻,沖鋒號角響徹了淮海平原。經過一夜激戰(zhàn),我軍于次日晨攻占了碾莊,全殲敵兵團部和二十五軍大部,黃伯韜慌忙逃至六十四軍軍部,繼續(xù)組織頑抗。21日晚,我軍向敵陣地發(fā)起最后攻擊,22日全殲敵軍,六十四軍軍長劉鎮(zhèn)湘被生俘。兵團司令黃伯韜看著司令部周圍一片狼藉,國民黨士兵的尸體橫七豎八地陳于野外,頓時感到一片悲涼,他心灰意冷,緩緩地舉起手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扣動了扳機……
在以殲滅以黃伯韜兵團為主的淮海戰(zhàn)役第一階段的作戰(zhàn)中,我軍共殲滅敵軍1個兵團部、8個軍部,18個整師,重創(chuàng)敵各路援軍,共殲敵17.8萬余人,攻占了宿縣城,切斷了津浦鐵路,孤立了徐州,為下一步更大規(guī)模的殲敵創(chuàng)造了條件。
- 2009-11-06淮海戰(zhàn)役開始
- 2009-11-03尋訪淮海戰(zhàn)役解放軍的神秘軍火補給線
- 2009-10-19淮海戰(zhàn)役中的韋國清:會殲杜聿明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