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立“三種機制”,確保設崗定責制度化。(一)建立領導責任機制。一是構建責任體系,成立區(qū)、鄉(xiāng)、村三級領導小組,建立了“三級責任制、四類責任人”的工作機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階段工作任務,形成區(qū)、鄉(xiāng)、村齊抓共管良好格局。二是納入黨建目標管理,層層鑒定黨建目標責任書,明確工作職責,指定專人負責日常工作,并對設崗定責活動每一項工作、每一項任務,都細化量化、層層分解,落實到崗,責任到人,確定完成時限。三是落實聯系點制度,健全區(qū)、鄉(xiāng)(街道)領導聯系村制度,每位區(qū)領導把自己的聯系點作為設崗定責活動聯系村,各鄉(xiāng)街道黨(工)委書記和鄉(xiāng)長(主任)則聯系2個以上村,每個村支委聯系1個或幾個崗位黨員,開展經常性的指導幫助,了解崗位職責執(zhí)行情況,積極把聯系點辦成示范點,起到以點帶面的效應。(二)建立督促檢查機制。一是組建督導組。各鄉(xiāng)(街道)黨(工)委抽調3—5名政治素質好、農村工作經驗豐富、業(yè)務能力強的黨員干部及時組成工作督導組。定期對各鄉(xiāng)街道村開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認真做到“三個五”:即工作要求上體現“五嚴”(嚴守紀律、嚴謹工作、嚴密關注、嚴格政策、嚴格督導),工作操作上做到“五有”(有督導計劃、有督導日程、有督導小結、有督導評價意見、有督導日志),工作效果上當好“五員”(指導員、監(jiān)督員、檢查員、聯絡員、宣傳員),切實推進活動開展。二是實行通報制。每次檢查采取不打招呼、不預先通知的形式進行,對每次督查結果都向全區(qū)通報,對存在問題責令有關鄉(xiāng)街道及時解決,規(guī)定凡設崗定責活動達不到要求的年終黨建工作不能評優(yōu)。三是抓典型推進。通過召開活動現場交流會,開展“看看人家、比比咱”討論活動等形式,樹立典型,督導各村黨員對照先進找差距,明確努力方向,激發(fā)黨員“比、學、趕、超”的內在動力,從而從理論和實踐上不斷把活動引向深入。(三)建立激勵推動機制。一是政治上扶持。明確要求各村黨支部重申黨內通報制度,村里重大事務首先讓黨員知道,保障黨員的執(zhí)行權、賦予黨員村里重大事務參與權、選人用人建議權、村務工作監(jiān)督權、崗位活動自主權、農戶意見反映權、村級后備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推薦權等六個方面的權利,并把工作能力強、業(yè)務突出的青年黨員列入村組后備干部人選,同時在參軍、評先評優(yōu)等方面同等條件下,黨員優(yōu)先,增強黨員政治榮譽感。二是經濟上激勵。在農村科技培訓、農業(yè)特色項目安排、小額貸款扶持等方面給予一定政策傾斜,優(yōu)先在上崗黨員中扶持和發(fā)展重點專業(yè)戶、科技示范戶和小康示范戶,使我們在履行職責中帶頭致富,目前全區(qū)已有 346 名無職黨員成為科技示范戶,帶動1499戶群眾走上致富道路。三是精神上關愛。各鄉(xiāng)街道對有突出貢獻的黨員,通過廣播、黑板報、湖濱一周等途徑積極宣傳,讓我們在電視上有影、電臺上有聲、報紙上有文,受到了全社會尊重,真正感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并對黨員履行職責中遇到的各類困難及時幫助解決,對不能上崗的無職黨員繼續(xù)關心和培養(yǎng),引導我們盡快上崗。
(四)突出“四個增強”,確保設崗定責實效化。設崗定責活動開展以來,全區(qū)共有1132名無職黨員走上崗位履職盡責,呈現出“組織強起來,黨員帶起來,集體經濟好起來,群眾富起來”的可喜局面。
- 2009-12-03農村經濟形勢和政策分析與展望主要農產品生產與市場供求形勢
- 2009-12-03福建:免除農村經濟困難學生等學費
- 2009-12-03福建今年已開展免除農村經濟困難學生等學費工作
- 2009-12-02中國將對中職農村經濟困難學生等逐步免學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