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內部生產過剩矛盾正在趨于尖銳,目前用加大投資保增長與未來產能會更加過剩之間存在矛盾。為此,政府已經把抑制生產過剩危機的爆發(fā)作為宏觀調控的中心任務。目前的主要做法是,一方面壓抑過剩產能,另一方面抬升消費,希望能由此改變總供求的平衡態(tài)勢。這種做法有一定道理,但理論上卻講不通,實踐上也會越走越窄。
繞過分配環(huán)節(jié)供求矛盾難解
馬克思主義有關資本主義現代化大生產的原理早已說明,社會再生產包括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四個環(huán)節(jié),生產過剩是由于分配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而目前我們的政策卻是,繞開分配環(huán)節(jié),只在生產環(huán)節(jié)打轉。其結果,即使采用強力的行政手段限制死了所有產能增長,儲蓄大于投資的矛盾仍不會消失,甚至可能由于中國的產業(yè)資本在國內沒有出路而大量外流,對中國更不利。
同樣道理,企圖通過刺激消費來阻止不斷下跌的消費率,目的也達不到,因為在不觸動分配結構的前提下刺激消費,增加的消費只能是將未來的消費前移,比如原來打算兩年后才更新的彩電由于現在有購買補貼就提前到今年了,所以,由消費刺激政策所出現的現階段消費高峰,必然連接著未來階段的一個消費低谷。而且,由于不觸動分配結構就不可能造成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刺激政策的效用也會極為有限。比如,2009年初以來,預期1500億元的“家電下鄉(xiāng)”只實現了500多億元,刺激汽車消費政策則只實現了30多億元銷售額,比原先預想的1300億元相差更遠。
企圖繞過分配環(huán)節(jié)來解決社會總供求平衡問題,不僅在理論上講不通,在實踐中也必然是路子越走越窄,在短期內可能會有些小的效果,從長期看卻不可能解決生產過剩矛盾,也不可能真正提高消費率。
繞過分配環(huán)節(jié)宏調陷入困境
次債危機所引發(fā)的國際經濟危機還沒有過去,在中國外部正醞釀著更大的危機,如果2011年以后更大的危機再次襲來,由于可能正逢本輪投下去的巨大投資開始轉變成產能,國內生產過剩矛盾更加突出,政府是否還有這次這么大的投資增長余地呢?
如果本輪投下去的20多萬億元貸款由于生產過剩矛盾而有相當部分不能形成還款能力,在銀行體系開始出現巨額壞賬,政府是否還能繼續(xù)讓國有銀行提供巨額貸款呢?
如果出口在下一輪危機中再次大幅度萎縮,國內消費因為居民收入增長緩慢而難以提高,政府又有什么本事讓投資需求像這次這樣來獨挑大梁呢?
- 2009-12-22新型工業(yè)化、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民工”問題
- 2009-12-16配套設施跟不上城市化腳步 不少“奪命路”待解決
- 2009-12-15思明區(qū)人大關注“村改居”社區(qū)基礎設施城市化建設
- 2009-12-08大學生“逆城市化”喜中帶憂
- 2009-12-06專家稱1.2億進城農民工仍處于半城市化狀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