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不斷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隨著農村牧區(qū)改革的逐步推進和農牧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步富裕起來的農牧民群眾對精神文化需求日益迫切,求富、求知、求美、求樂已成為生活中追求的一種新時尚。近幾年,我旗旗鄉(xiāng)兩級財政加大對基層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全旗22個蘇木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基本都有一處供給農牧民進行文化娛樂的活動場所。但是,全旗232個嘎查村中還有81個嘎查村仍沒有文化室。另外很多有文化室的嘎查村因沒有配套設施,群眾讀書讀報難,獲取信息難,健身活動難的現實問題仍較為突出。群眾盼科技知識入戶,盼及時了解掌握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盼農村牧區(qū)就近有開展活動的場所,盼經常多樣、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豐富自己的業(yè)余生活。這既為開展宣傳思想工作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空間,也對宣傳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為此,我們要進一步改進農村宣傳思想工作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堅持以人為本,拓寬宣傳文化網絡建設的層次和領域,大力推動農村宣傳文化事業(yè)的全面繁榮和快速發(fā)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農村牧區(qū)宣傳思想工作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隨著農村牧區(qū)改革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農村牧區(qū)宣傳思想工作在觀念、隊伍、陣地、經費、方式等方面還存在著很多不適應的地方。
(一)認識上存在誤區(qū)。當前,一些基層干部對農村牧區(qū)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把宣傳思想工作與經濟工作割裂或對立起來;二是認為宣傳思想工作是黨群部門的事;三是認為農村宣傳思想工作可有可無,無關緊要。
(二)隊伍建設明顯滯后。當前,蘇木鄉(xiāng)鎮(zhèn)、嘎查村兩級宣傳隊伍建設明顯滯后,力量比較薄弱,隊伍素質和工作能力不強。
(三)宣傳陣地不完善。在農村牧區(qū),宣傳陣地普遍存在著三大問題:一是數量過少;二是作用不大;三是時代性不強。
(四)宣傳經費嚴重不足。當前農村牧區(qū)宣傳經費主要依靠政府財政投入,但大多蘇木鄉(xiāng)鎮(zhèn)政府和村委會財力十分緊張,投入極為有限。
(五)宣傳教育方式陳舊。當前,一些基層干部開展宣傳思想工作,缺乏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過多地沿襲以往的經驗模式,難以突破傳統(tǒng)的框架;一味地采取行政手段、集中灌輸的宣傳教育方法,總是簡單地貼標語、開大會、出宣傳車等,進行空對空地宣傳教育,使宣傳內容單調乏味、形式刻板僵化。
- 2010-01-04新農村示范村建設暨“三百工程”工作推進會召開
- 2010-01-04當前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 2010-01-04“四議兩公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新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