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領導人出書是政治開明的表現(xiàn)
西方政要的回憶錄層出不窮,《我父親的夢想:奧巴馬回憶錄》、《親歷歷史:希拉里回憶錄》、《我的生活:克林頓回憶錄》。與之相比,中國前領導人出書顯得更為低調。
上世紀80年代,時任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薄一波以口述結合檔案材料的方式,出版了《建國以來若干重大事件的回顧》,被認為是領導人出書的肇始。
該書厚達1338頁,敘述了1949年“接管平、津”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黨和國家有關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一些重大決策的形成過程,以及一些重大事件的來龍去脈。這部專著是將個人的回憶和檔案材料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產物,被譽為“黨內一個重大的創(chuàng)舉”,對黨史國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中央黨校黨史部副主任謝春濤教授認為,隨著我國民眾民主意識的提高,國家重大決策不僅跟領導人有關,也跟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對重大決策出臺的歷史背景、內幕以及據此預測未來發(fā)展趨勢都越來越關注。
此后,李鵬、李瑞環(huán)、李嵐清等紛紛出版了個人性的專題日記、回憶錄或其他著作。
據了解,《李鵬三峽日記》收錄了前國務院總理李鵬同志自1981年至2003年6月的三峽日記,是一部全面反映三峽工程建設的最具權威性的作品。李鵬還將高達300萬元人民幣的稿費捐出。
李嵐清則連續(xù)出版了《李嵐清教育訪談錄》(2003年12月,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李嵐清音樂筆談》(2004年9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兩本。
雖然李嵐清本人并非專業(yè)音樂工作者,但將自己幾十年來對歐洲經典音樂的愛好與理解,以及音樂給人生的啟悟都凝練于文字中,指出音樂給人以直擊心靈的力量,生活應更有情趣、思維應更有創(chuàng)意、工作應更有效率、領導更有藝術、人生更加豐厚。
2003年,錢其琛也出版了《外交十記》(世界知識出版社)。該書后來還出版了日文、英文等海外版本。錢其琛將《外交十記》的70萬元人民幣稿費捐給外交學院。
領導人的個人著作,是中國改革的心靈史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認為,前領導人出書擴大了信息開放,提高了政治透明度,不僅使一些檔案文獻的解密期大為縮短,同時也將時代的高層政治決策透明化。
周程告訴記者,雖然這些前領導人已經“卸甲歸田”了,但他們的品格、他們鐵肩擔道義的責任感從未間斷。由于曾身處風云莫測的國際國內環(huán)境,他們當時的言論和行動會受到大環(huán)境影響,但多年后回首過往,這些前領導人的總結和歸納對于歷史研究者來說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將極大地豐富執(zhí)政思維,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寶貴財富。
謝春濤認為,隨著社會發(fā)展,政治越來越開明,一些限制會逐漸減少,領導人出書應該會越來越多。
《中國青年報》曾發(fā)表評論說:領導人的個人性著作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他們?yōu)闅v史講述、歷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如果不深入當事者的心靈,我們就難窺歷史真實的奧秘,這必定會影響我們對當代中國的理解。領導人的個人性著作,是中國改革的心靈史。
“漫步的時間長河,人類社會延續(xù)的是智慧的光芒。立德立言立功已經深深地嵌入偉人們的印記。這些卸任的領導人出書是政治開明的表現(xiàn),他們曾身居要職,具體參與了國家重大事件的決策,能以親歷者的身份從宏觀到微觀高屋建瓴地闡述可持續(xù)、和諧發(fā)展的治國之道,最重要的是他們在對人民負責?!敝艹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