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首页_99re免费精品视频_中文人妻精品一区在线_亚洲人成黄69影院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熱點關注 > 正文

宗教與民族國家認同是當代民族宗教關系的重要問題

www.vacances-vacance.com?2012-01-04 16:33? 張踐?來源:《中國民族報》 我來說兩句

多民族國家的多元宗教文化認同

■西方國家在民族國家認同問題上提倡“一族一教一國”的民族國家模式,不僅給其他非西方國家的現(xiàn)代化進程制造了困難,而且也給自身帶來了麻煩。……強迫推行單一的宗教信仰只能加劇民族國家認同的困境。

■在近代以前雖無中華民族之名,但是已經形成了中華民族之實。多元宗教信仰的認同,保證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實現(xiàn)。

■中國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的這種多元通合模式,可以為世界處理民族宗教問題提供中國經驗。

西方國家在民族國家認同問題上提倡“一族一教一國”的民族國家模式,不僅給其他非西方國家的現(xiàn)代化進程制造了困難,而且也給自身帶來了麻煩。因為在世界上,嚴格意義上的“一族一國”幾乎是不存在的,絕大多數(shù)民族的邊緣與國家的政治邊界并不重合。特別是在全球化時代,移民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更使得絕大多數(shù)國家實際都是多民族國家。如果嚴格按照“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標準,即使一些已經分化成很小的歐洲國家,也還需要不斷地分化下去,如英國的蘇格蘭和愛爾蘭,西班牙的巴斯克。大一點的加拿大,其魁北克也存在分離主義的要求。在大量移民的情況下,歐美國家“國族”的正統(tǒng)地位也一再受到挑戰(zhàn),以至于法國立法禁止穆斯林女學生戴頭巾上學。美國的政治家亨廷頓曾提出“我們是誰”的疑問,因為世界各國的移民越來越認同于他們原有的文化,而不是認同于美利堅民族文化。亨廷頓擔心隨著移民人數(shù)的增長,會影響美國文化的性質。他提出不是住在美國,拿了綠卡就是美國人,只有信仰基督新教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美國人。西方基督教保守主義的興起,強行民族同化的單一民族國家追求不但無助于民族矛盾的緩和,反而會激起其他宗教信仰民族的反對,宗教極端分子制造的恐怖事件也時有發(fā)生。因此我們說,強迫推行單一的宗教信仰只能加劇民族國家認同的困境。

相反,中國自古多民族國家多元宗教認同的經驗,倒是可以提供一個促進民族和諧相處的范例。儒家經典《禮記·王制》規(guī)定:“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敝袊宸街裆畹淖匀画h(huán)境不同,生產、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必然也存在著差異,所以不能強求其統(tǒng)一。只要不違反政治上的統(tǒng)一,完全沒有必要強迫宗教信仰統(tǒng)一。所以夏、商、周三代時有“五服”制度,秦漢實行“邊郡”、“邊縣”制度,唐代實行“羈縻”制度,元明清實行“土司”制度,實際上已經形成民族自治的雛形。中國歷代統(tǒng)治者,不論是漢族掌握中央政權,還是少數(shù)民族掌握中央政權,都對其他民族的宗教信仰采取寬容政策,用當時的話叫做“因俗而治”。因為尊重少數(shù)民族的宗教信仰,所以才能贏得廣大兄弟少數(shù)民族的真誠擁戴。在近代以前雖無中華民族之名,但是已經形成了中華民族之實。多元宗教信仰的認同,保證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實現(xiàn)。

中國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的這種“多元通和”模式,可以為世界處理民族宗教問題提供中國經驗,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中為洋用”。歷史的實踐證明,多民族國家穩(wěn)固的關鍵在于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認同。在五千年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中華各民族正是由于形成了共同的文化,才能經歷沖突而不分散,不斷走向更高水平的融合與統(tǒng)一。中華民族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多元認同的產物。我們把中華民族稱為復合性民族,就是因為在中華民族之下還有漢族、滿族、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回族等56個支系民族。中華各族人民既認可自己的支系民族身份,更認可自己的復合性民族身份。所以我國各族英雄兒女在近代面臨帝國主義侵略、分化陰謀時,才能夠團結一致,共赴國難,使苦難的中華民族能夠浴火重生,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當代中國,幾代黨的領導人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正確思想路線,選擇了適合中國的“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發(fā)展模式。建國之初,中國共產黨人沒有照搬蘇聯(lián)的“聯(lián)邦共和國”的國家模式,而是根據(jù)中國的歷史情況建立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從而為中華民族的凝聚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改革開放以后,祖國內地各省份加大了對邊疆少數(shù)民族的對口支援,大大加速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經濟的跨越式發(fā)展,形成了中華民族凝聚的穩(wěn)固的經濟基礎。十七大報告指出“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形成社會主義新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凝聚的根本的文化基礎。有了這三個基礎,中華民族的團結將會得到更大的加強。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教授,甘肅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民族宗教研究基地研究員)

  • 責任編輯:王坤明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