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首页_99re免费精品视频_中文人妻精品一区在线_亚洲人成黄69影院

北京日報:當代中國的十大觀念變革
www.fjnet.cn?2007-10-10? ?來源:北京日報    我來說兩句

  第6大變革:研究階級階層,從單純生產關系角度轉變到側重生產力角度

  一般地說,所謂階級和階層,是指由較多社會成員所構成的社會集團或利益群體。按照我國理論界的主流認識,階層是社會分層的一般范疇,而階級則是社會分層的特殊范疇。階級就是差別和矛盾比較突出的階層或階層集合體。階級和階層兩個范疇是相容的。

  劃分階級和階層有多種不同的標準,包括馬克思注重生產關系特別是所有制的標準、西方社會學的“收入、權力、聲望”三重標準以及各國統(tǒng)計局的職業(yè)標準等,但它們并不是絕對相互排斥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講到城鄉(xiāng)差別、工農差別、體腦差別(或對立),這體現(xiàn)了從地域、職業(yè)、勞動方式看待階層的視角,與強調所有制差別的階級分析有所不同。在我國現(xiàn)階段,可以而且應該從多種角度來劃分階級和階層,包括所有制、財產或收入、職業(yè)及行業(yè)、權力或地位、文化技術水平等角度。其中,按職業(yè)劃分應該是基礎的。

  特別需要重視的是,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的新概念。它不再囿于從有產與無產、勞動與剝削等生產關系角度看問題,而是從生產要素及其投入者即生產力的角度看問題,從而拓展了認識階級和階層的新視野。由于我國新形成的各個社會階層,都參加了我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都投入了一定的生產要素(資本、技術等),都對我國生產力發(fā)展作出了實際貢獻,因而他們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它提供了分析階級和階層的新角度,是對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方法的重要發(fā)展,并且符合馬克思主義關于生產力是社會發(fā)展最終決定力量的深層思想。

  在評價各個階級和階層方面,不少同志通常是以生產關系為標準,即根據一個階級和階層是否私人占有生產資料、有無剝削來判定它的進步與反動。我們必須從這種生產關系標準論,轉變到堅持生產力標準。因為階級和階層主要是一個社會關系特別是生產關系范疇,正如判別各種生產關系是否合理必須以生產力為根本標準一樣,判定各個階級的進步與反動,也必須同生產力聯(lián)系起來,看它們對生產力的不同作用,即同樣以生產力為根本標準。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都明確肯定過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充當過革命的領導階級。其根據就是,在一定歷史時期內,資產階級代表了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對待其他階級同樣應當如此評價。具體地說,應當根據各個階級和階層是否為當時當地的社會生產所必需,來判斷它們的進步與反動,凡是社會生產所需要的階級和階層,都屬于社會的進步力量;而在適應社會生產需要的進步階級和階層中,則應依據各個階級和階層所代表的生產方式是否先進,進一步分析它們的進步程度。

  第7大變革:從階級階層之間的簡單對立轉變到多樣化的互補、合作和共處、多贏

  我們過去進行階級和階層分析的時候,有一種突出它們之間的利益差別甚至沖突的傾向。這在當時,有一定的歷史合理性。即使是在今天,階級和階層之間的客觀差別也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在注意階級和階層之間的差別和沖突的同時,也要注意不同階級和階層之間的同一、一致、互補性。只講對立,不講統(tǒng)一,在理論上是片面的,在實踐上是有害的。

  以人們比較關注的私營企業(yè)主與雇員的關系為例,他們之間既存在占有財產多少、收入高低、支配與被支配等差別和矛盾,同時,又有很大的互補性。這主要表現(xiàn)為前者為后者提供生產條件和就業(yè)機會,使后者的勞動潛能發(fā)揮出來并得到相應的報酬,而后者則使前者的資本和經營管理才能得到利用,并為其創(chuàng)造一定的利潤。在人民內部,反映這種合作、互補、共存、雙贏關系的理念應當大力宣傳,以促進廣大人民群眾的相互溝通、理解、團結與合作。這實際包含著一種觀念上的轉變,一種從階級階層之間的簡單對立到和諧共處的改變。當然,在勞動力嚴重過剩的我國現(xiàn)階段,打工者通常處于弱勢地位,利益時常受到損害,應當注意維護他們的正當利益。

  更一般地說,階級和階層差別的存在,是同長期固定的所謂舊式分工的存在密切相連的。在生產力有所發(fā)展而又發(fā)展不足的漫長的歷史時期內,包括我國現(xiàn)階段,這種分工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階級和階層的差別也是不可能完全消滅的。而存在分工本身,就表明了不同階級和階層都不可缺少,表明它們之間具有協(xié)作或互補關系。因此,我們必須在觀念上有所轉變,努力建設各個階級和階層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共建共享的和諧社會。

  第8大變革:從理論本位論轉變到實踐本位論

  我們黨一貫強調,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這不僅是一個理論態(tài)度,更是一個客觀事實。其實質意義,是要求我們用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是我黨近年來提出并突出強調的一個概念。它簡約地表達了兩層含義:一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老祖宗”不能丟。這是尊重歷史,尊重科學,也是現(xiàn)實需要。二是單靠馬克思和恩格斯也是不夠的,馬克思主義必須發(fā)展。因為馬克思和恩格斯畢竟生活在100多年以前,他們的許多論斷都是針對當時的歷史條件和具體情況作出的。100多年來,世界和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決不能簡單固守。

  如此對待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點的要求。實踐觀點是全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石。它強調,理論來自于實踐,受實踐檢驗,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變化,并且最終是為實踐服務的。實際情況是“地形”,理論是“地圖”,“地形”變了,“地圖”也要變,不能指望根據“地圖”來修改“地形”。堅持這樣的實踐觀點,擺正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與實踐的關系,正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根本之點。我們必須從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和人類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營養(yǎng),不斷發(fā)展我們的理論。只有用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才能科學解釋并正確指導新的實踐。


  • 相關新聞
福建日報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lián)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