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步的自行車是越來越少了,而正逐步被取而代之是摩托車和小汽車。這是富裕和進步等日趨美好的象征。然而,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出現(xiàn)了許多。如馬路擁擠了,噪音煩人了,空氣也不夠清新了。當然,也不僅如此。因為更為讓人焦慮甚至痛心的是,交通事故也多了。
于是,我們有時很懷念八十年代那自行車“風行”的時期。那時,大街小巷中,人們騎著自行車,迎著朝霞或夕陽而結伴同行去上下班,是多么的開心快樂。而且,群行的場面是那么的壯觀。今天,我們不想打著返樸歸真的旗號而希望時光倒流,因為那在某種意義上算是退步。但是,卻也不希望自行車越來越銷聲匿跡。雖然它沒有摩托和汽車的快捷,但是其卻很方便安全和環(huán)保。而且,其也在實用的同時給了我們對身體的鍛煉。
自行車還是好!渴望有摩托或汽車的人會如此敝帚自珍地說,而有摩托或汽車的人也不會否認。因為,我們常見一些機動車族的人在晨練中,甚至在家里的客廳中騎自行車。很高興,自行車又成批地在向我們走來了。如3月25日《楚天都市報》報道,今年6月底前,某市將初步形成便民自行車公共服務網絡,2.1萬輛自行車分布7個中心城區(qū)和2個開發(fā)區(qū)的840個公共服務點,為市民提供免費服務。
誰說天下就沒有免費的宴席呢?不用自己花錢去買,也不用自己花錢去租,我們就可騎上自行車了。這等美好的事,即將實實在在或真真切切地出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所以,我們能不為之而欣喜或高興嗎?然而,在欣幸之余,我們的憂郁卻也油然而生了。因為,我們害怕這會將是繁華過后的一場夢。于是,我們不禁又會問:實行便民自行車公共服務網絡之路,其能走得更遠么?
這絕非是無緣無故的杞人憂天!
便民自行車公共服務,而且是免費的服務。如果,這項服務是來自于政府,我們會對其的永久性在心里“不折不扣”地堅信。因為,我們的政府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這絕非是“假大空”的話。而且,我們在享受政府的服務或其它優(yōu)惠時,心里也更“坦然自若”許多。但是,很遺憾。這項服務的提供主體并不是政府,而是企業(yè)。不可否認,企業(yè)的目的是雙重性的。其不但要實現(xiàn)自身的利益,也要回饋或回報于社會。然而,他們將要從事的這項服務卻是免費的。那么,其自身的利益去如何實現(xiàn)呢?而且,在更多時候或更大層面上,企業(yè)要有了利益才有更大的能力去回饋或回報于社會。但是,他們所從事的這項服務卻是沒有絲毫利益的。
企業(yè)家投資于自身的目的,說白說俗點就是要以錢生錢,而且是以一生數(shù)。當然,他們在經營中也是有步驟的。那就是先通過盈利而盡快收回投資,然后再于盈利中做強做大自己的事業(yè),并企圖在盈利下做到永續(xù)的經營。然而,免費提供自行車的服務,這2.1萬輛自行車的投資又如何去收回呢?退萬步而言,即使是叫他們發(fā)揚風格,而且他們也本身有這個崇高的覺悟。于是,他們愿意去做這蝕本的經營而不去收回投資的本錢。但是,如果沒有盈利,那么加盟于他們這項服務業(yè)的工人,這又該如何去養(yǎng)活呢?本錢收不回不說,還要再繼續(xù)不斷地出錢去填一個無底洞,而經營者自己又不會也不敢和不能造錢。所以,免費為市民提供自行車服務的路能走得遠么?
根據(jù)報道中的詳細內容,我們也看到了政府為經營者建議的“生財之道”。那就是,他們可以依靠在自行車車體、站亭、車棚、用車誠信卡上依法發(fā)布廣告盈利。不可否認或質疑,經營廣告,那確實是可以盈利的,而且業(yè)務發(fā)展得好的話,那將是財源滾滾。但是,這卻需要一個讓顧客有興趣和看好的載體或平臺。而在自行車車體、站亭、車棚、用車誠信卡上去發(fā)布廣告,這又有多少人對這些載體感興趣呢?而且,當前的廣告業(yè)務,其競爭還是很劇烈的。于是,提供免費自行車服務的經營者要想躋身進去而分得一勺羹,這恐怕不是那么輕而易舉哦!
而且,自行車不同于汽車有一定面積的平面,其不是圓的就是彎的,并即使是圓是彎也不夠粗,所以這如何去涂噴廣告內容。退步而言,即使涂噴上去了,其內容又夠醒目嗎?而站亭、車棚倒是可以做廣告,但是其數(shù)量恐怕又有限,而且所處的一些位置恐怕也不夠能傳播于大眾的理想。再看用車誠信卡,這倒是可以讓廣告?zhèn)鞑サ脧V泛一些,但是其卻因太小而登不了幾則內容,而且辦好的卡又不是經常在換的而去做到常換廣告內容了。于是,經營者靠廣告去盈利,這簡直就是杯水車薪。所以,免費為市民提供自行車服務的路能走得遠么?
當然,盡管困難重重,亦盡管目前的方案之可行性有很大的顧慮或懷疑。但是,為市民免費提供自行車的服務,既然想到了就要千方百計地做下去,并把好事做好。因此,我們很希望提供這項惠民服務的服務者是政府,或者政府以適當補貼的形式轉交給企業(yè)來做。否則,即使目前有企業(yè)來做這項服務,到一定時候以后,其路也很可能走得不夠長遠而夭折。(梁萍)
(責編:劉寶琴)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lián)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