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報道,為解決上班族的午餐問題,我市擬推“午餐工程”,年底前開建中央廚房,力爭明年讓市民吃上放心午餐。(《廈門日報》7月15日)
首先,應該肯定,有關政府部門關注“午餐難”問題,有著為民辦實事的良好出發(fā)點。但是,任何一項政策、措施的出臺,都應該謹慎,一定要充分考慮其正、反方面的因素以及其可能帶來的長遠影響。我認為,由政府部門出面,參與、引導、推動“午餐工程”是既不必要,也不合適!
據(jù)說,不少白領上班族午餐時“不差錢”,“吃什么傷腦筋”。這很容易讓人想到西晉時 “日食萬錢,猶云無處下箸”的貴族何曾。二者共同點就是不差錢,差的是口味的刺激。這當然也是一種不便。但是,如果我們把重心放在解決這些人的不便上,從而建議由政府出面,推出“午餐工程”,其價格有多少人承擔得起?別忘了,每天中午的用餐者,還有許多“很差錢”,“吃什么都要精打細算”的“非白領”們,甚至可以說,后者的數(shù)量要遠遠大于前者。對于他們來說,需要政府部門出面保障的地方更多。一旦因為價格因素無法享受到“午餐工程”的便利,那么這個實事的效果就大大值得質疑。
此事由政府部門介入是典型的越俎代庖。一是有與民爭利、顯失公平之嫌。參與這項工程的企業(yè)目的自然是為了賺錢,而且是帶著官方認定的“護身符”與一般的快餐店競爭,有偏向之嫌。同時,這么多企業(yè),誰能參加工程誰不能參加工程?在資格認定和準入審批方面,有可能出現(xiàn)新的貓膩甚至腐敗行為。二是有安全保障、責任追究之虞。食品安全問題,是一個敏感、熱門的關鍵問題。怎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恐怕誰也無法打保票。政府部門牽頭搞“午餐工程”,無論哪個企業(yè)出了問題,消費者也必然將矛頭對準官方,這個責任能否負得起,可是要三思哦。
市場經濟自有其調節(jié)規(guī)律。對于“午餐難”問題,哪個企業(yè)看到了這里面有利潤,想做,只管做去。但是,要守法經營,出了問題要負責。虧損了乃至經營不下去了,也別怨天尤人。千萬別打著官方的旗號,賺了錢歸自己,虧了錢向政府部門要補貼,出了事要政府部門承擔。作為政府部門,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提供好平臺,服務好經濟主體,作一個公平、公正的監(jiān)督員即可。如果一定要介入,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搞得不好,稀里糊涂地替那些不良企業(yè)充當冤大頭,出力耗財不說,還有可能失了民心。
![]() ![]() |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lián)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