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目前中國鐵路越建越快,票價卻越來越高,不少網(wǎng)友認為,國家花錢不能只為一部分人服務,修一條高鐵的錢可以修多條普通鐵路。然而,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首席專家黃強研究員卻稱這是市場化的需要,有錢坐快車,有時間就坐慢車,再不行還可以坐長途汽車。(9月9日《中國廣播網(wǎng)》)
敢問黃研究員,你出行是坐快車還是坐慢車,是坐飛機還是坐長途汽車?再問黃研究員,有沒有自己到火車站排隊買過票,有沒有遭遇過“一票難求”,有沒有在車廂里站過二十小時以上,有沒有過年過節(jié)因買不上票而回不了家?按照黃研究員的邏輯,沒有錢也沒有時間的人是不是就不要出門了?
經(jīng)濟發(fā)展需要高速鐵路,但也應該著眼實際,在保證民生的基礎上,再談發(fā)展,在票價居高不下、甚至一票難求的情況下,奢談高鐵,這顯然是“何不食肉糜”思維在作祟。
動車車廂乘坐率之低,恐怕是專家們都羞于啟齒的。維權律師郝勁松也說:“普通國民出行時,遠途還是更多的依賴火車,特別是普快的火車?!钡嚷囍鸩教蕴?,普通國民是甘為魚肉,還是去擠長途汽車,又或者是自己拼車?居廟堂之高,不心憂天下,反而擺出如此的“高姿態(tài)”,令人心寒。
所謂“市場化的需要”分明是在挑戰(zhàn)民眾的常識,須知眼下的鐵路行情是壟斷市場,是鐵道部一家獨大,是真真正正的賣方市場,“只此一家別無分店”,愛買不買,不能貨比三家,哪兒來貨真價實。
在當下,不管民眾如何質疑,“運力不足”始終是鐵道部唯一的答案。須知“運力不足”確實是實際情況,但鐵道系統(tǒng)內(nèi)部還有極大的潛力可挖,比如車票實名制、比如改善服務質量、比如及時調整運行線路等等。等到2012年,“四縱四橫”的高速專線網(wǎng)建成,“運力不足”就要壽終正寢了,屆時如果票價依然居高不下,鐵道部一定會搬出諸如“市場需求”等理由再次搪塞人民。
拿著全國人民的錢,做一些不切實際的事兒,說一些荒誕不經(jīng)的言論,居然還能如此地義正辭嚴,鐵道部到底是“為人民服務”還是“為人民幣服務”?(姬學濤)
(責編:李艷)
- 2009-08-27鐵路該從誰家門前過
- 2009-07-30鐵路事故眼下是否過于頻繁了
- 2009-08-14老百姓需要什么樣的鐵路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