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獎金是不是該“瘦身”了?
www.fjnet.cn?2009-11-04 15:07? 李志軍?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第11屆全運會圓滿閉幕后,金牌運動員“獎金”不斷被刷新,“四冠王”彭帥至少可獲120萬元獎金;江蘇的全運會“六朝元老”肖愛華,一人的獎金就高達400萬元……(11月3日《時代商報》)
人生能有幾回搏,體育健兒的運動生命非常有限,奪回冠軍也著實不易,物質上意思意思確實應該。但是,世間萬物過猶不及,動輒就發(fā)個百八十萬元的巨獎,其實從哪個角度講都不是好事——
第一,背離體育精神。體育的真諦正如11屆全運會的主旨——全民全運,通過體育比賽激發(fā)民眾對于體育運動的熱愛和參與才是題中應有之義。過高的獎金很容易令運動員為“錢”拼搏,很容易使公眾更津津樂道于金錢堆積的數(shù)字,真正的體育精神反而迷失。
第二,滋生運動員驕奢淫逸之風。錢來得太容易,花得也必很隨便,中國足球隊不是就在以活生生的事例給我們以警示嗎?半飽的獵狗才更敬業(yè),過重的獎勵只會使涉世未深的年輕健兒陷入迷茫。
第三,加重各地財政負擔。在七運會以前,各地頒發(fā)給運動員的獎金不是很高,九運會時也不過金牌8萬元,銀牌5萬元,銅牌3萬元。而現(xiàn)在,攀比之風使經濟相對不太發(fā)達的西部地區(qū)都開出了不低的獎金,如甘肅25萬元,云南25萬元。很多省市實際上已經騎虎難下。
沒有獎勵是萬萬不行的,但重獎絕不是萬能的?!爸鬲勚卤赜杏路颉蔽幢胤胖暮6詼省Zw本山小品有句臺詞:“學學哥,把金錢看淡些吧”。為了還原體育精神,抓緊為冠軍獎金“瘦身”吧!
相關新聞
- 2009-11-01最牛政府獎金暴露雙重失信
- 2009-08-28想變相多發(fā)獎金就發(fā)吧,請別拿“獻愛心”作擋箭牌。
- 2009-07-16獎金論袋裝,究竟是什么讓房產商傲慢狂歡
- 2009-07-0820萬獎金當誘餌,高校招生豈能金錢攻勢
- 2008-10-27周繼紅獎金事件亟待檢察機關介入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