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哈爾濱水價聽證會正式召開。13名消費者中只有一名退休教師堅決反對漲價,但卻得不到發(fā)言機會。而消費者代表中的“退休職工”、“下崗職工”身份存疑,一位“退休職工”告訴記者,他是哈爾濱現代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不到退休的年齡,也不是退休職工。(12月10日《中國青年報》)
聽證會,聽起來很美。好像一“聽證”,就完成了“程序的正義”;似乎完成了“程序的正義”,漲價行為也就有了合理合法的“通行證”。有好事者曾在百度百科“聽證會”詞條的“名詞擴展”上這樣描述:“由于水電氣一開聽證會絕對漲價,所以現在聽證會一詞已經成為漲價的代名詞?!?/p>
哈爾濱水價聽證會的鬧劇成為今日新聞熱點,有3處比較值得玩味的地方。
其一,下崗職工楊秀梅沒有到現場,臨時頂替其的是社區(qū)干部孫晶。而另一位“下崗職工”谷孝發(fā),居然是哈爾濱市信訪局退休干部。兩名“退休職工”之一的劉汝文是哈爾濱現代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而且是黑龍江省民進委員會委員,還不到退休年齡。
其二,“律師”李民稱,“國家有法律規(guī)定,水價三年一調整,調整的幅度為8%~10%”。當記者詢問是哪個法律哪個條文或者是否是部門規(guī)章時,李民只說是有這么個法律。記者在全國律師網站上查詢,并未看到黑龍江省有叫做李民的律師。
其三,退休教師劉天曉堅決反對漲價,但卻得不到發(fā)言機會。情急之下,他朝大會主持人扔了礦泉水瓶。
什么是消費者代表或者民意代表?由13名所謂的代表決定關乎近五百萬人切身利益的這一大事,本次“聽證會”的規(guī)模小不小暫且不說,代表本身的“代表性”就得不到保障。這13名“代表”中,“下崗職工”竟然是退休干部和社區(qū)干部;“退休職工”也被偷換成企業(yè)董事長。當然,退休干部、董事長、政府官員也都是消費者,但是,公司董事長能有企業(yè)員工的感受嗎?官員能代表普通老百姓嗎?
“律師”李民的真假問題、法律的真假問題其實也不是問題。即便李民真的是律師,也真有這么個法律,那么執(zhí)行法律進行漲價的前提和基礎又是什么呢?惡劣的是,堅決反對漲價的代表卻得不到發(fā)言機會,這還是在聽證嗎?
以前漲價往往是政府強制行為,不聲不響就漲了,而現在通過聽證會,要讓每個利益群體都能發(fā)表意見,不能不說這是民主與進步的體現。從聽證的理論上看,確實應該是“逢漲必聽”,而不是“逢聽必漲”?!胺隄q必聽”是對程序的尊重,值得肯定。另一方面,聽證的實質其實也不僅僅在于程序,還在于讓聽證制度有效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私權。
水資源等能源漲價,只要公平、公正、透明,民眾一般都能接受。但是,我們發(fā)現許多聽證會都預設了一個“漲”的前提,聽的結果只是“何時漲”、“漲多少”,特別是哈爾濱這起水價聽證鬧劇,其實就是假借程序正義而在調戲法律、強奸民意。
真正意義上的聽證會應該成為一場由社會各階層廣泛參與的博弈。聽證這一原本為實現終極正義而設立的制度如何才能充分發(fā)揮應有作用,民眾期待著更加公開、公正、透明,期待著民意得到更多體現。要避免聽證會成為各種漲價行為的“合法外衣”,相關部門必須反思現行聽證體制的缺陷并及時加以完善。
- 2009-10-21喜聞價格聽證會終成“聽降會”
- 2009-09-23公務員禁當聽證會代表只是第一步
- 2009-04-12唱“獨角戲”的聽證會不打瞌睡也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