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達地區(qū)幸福指數低”警示啥?
幸福本是心理學和文學藝術的領地,指數是經濟學的強項。兩者原本不相關,但現在研究幸福成了一門經濟學,為幸福所依賴的外在環(huán)境設定指數成了一門生活的藝術;市長在尋找GDP的增長點,而市民在尋找幸福的增長點。在“小城市生活節(jié)奏慢,大城市又太快,中等城市不快不慢最舒服?!绷餍械耐瑫r,“發(fā)達地區(qū)幸福指數低”向我們警示啥?
據報告稱,有近半數的被調查者對家庭生活現狀表示滿意,近70%的受訪者認為經濟收入對家庭幸福有著相當比重的影響,財商的高低則決定家庭生活收支運轉和可持續(xù)發(fā)展,以至于生活在大城市的居民整天面對工作壓力、住房壓力、孩子教育壓力等不堪重負,導致個人身體狀況堪憂、家庭離婚率升高、孩子成長遭遇挫折,反而喪失了對生活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一份天氣預報不僅僅提供晴雨、溫度、風向和云層的消息,同時能告訴我們紫外線指數、人體舒適度、中暑指數等;現在這份《中產家庭幸福白皮書》不僅在告訴我們越發(fā)達地區(qū)幸福指數越低,還將質疑我們唯GDP論的發(fā)展勢頭。要不,在星座里找幸福?然后信之或一笑了之。
相關新聞
- 2010-01-09提升國民幸福指數比GDP超日更重要
- 2009-12-10將稅負痛苦指數轉換為民眾幸福指數
- 2009-11-12亂收費已解決,教育幸福指數咋不高?
- 2009-11-10遭殃的幸福指數拷問政績考核的數據崇拜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