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wǎng)北京6月27日消息:據(jù)中國之聲《新聞縱橫》8時01分報道,位于延安西北部的“小”縣城吳起,堅持實施著一個“不小”的舉措:從幼兒園到高中全部免費教育,而且孩子全部實施寄宿制。除此之外,年齡45歲以下的人,進行各類技能培訓也都由政府“埋單”。
修一公里路5千萬,全縣孩子免費寄宿就讀也是5千萬,這是一筆很好算也很明白的帳。然而,有的地方領導就不這樣想,假如對這5千萬照收不誤,一舍一得之間,是不是就是一個億?吳起縣一年的財政收入是16個億,從這個大財政籃子里拿出5千萬這個蛋,剩下了15.5億,假如在16億的基礎上再多收5千萬呢?是不是就是16.5億?
這5千萬好干什么?可以修一座豪華的辦公樓,當然還可以對辦公樓進行一次豪華裝修,甚至還可以搞一些風水建筑改造。有錢必有用場,甚至還可以全部吃進各級官僚的肚腹之內(nèi),飽了口福,也比給窮孩子上學“糟?!绷藦?。這恐怕是吳起縣在全國來說絕無僅有免費教育的根本原因所在。
“于是,大家在羨慕吳起人的同時,不免會感慨和質(zhì)疑:那些富裕繁華的城市,為什么就不能全免費,教育公平和福利,什么時候才能降臨到自己頭上?”解答這個問題其實前面已經(jīng)說的很明白,投入是舍,收入是得,只有以民生為根本以教育為根本的領導者才會舍得投入,而根本漠視民生漠視教育公平的地方領導就絕不會舍得。
各地在對待改善民生問題上存在“摳窮”現(xiàn)象。對待那些拿不起學費的貧困家庭來說,教育機構(gòu)絕對不會放棄“摳窮”,無論你的家庭收入多寡,一律照收不誤。大學如此,中小學如此,幼兒園當然也如此。再比如個人身份證,主管部門絕不會因為你窮而放棄收取費用,盡管這些費用并不是“天價”,但對于低收入階層來說,能減免一分是一分,能減免一毛是一毛,而現(xiàn)實當中并沒有這樣的減免。
大到房地產(chǎn),中到看病難,小到一日三餐中的菜價,實質(zhì)上時時處處存在著這種“摳窮”現(xiàn)象。一個人本身一年掙不到一平米的房子錢,卻要在結(jié)婚時一下子拿出全家族的錢交首付,這樣的“摳窮”,就是一種一次性“擠壓”,又有幾人會得到經(jīng)適房的待遇呢?病不起,是一種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摳的不是富,而是窮。富人根本不在乎高房價與高藥價,而窮人則不然,他們會因此而被摳到更窮直至不能自拔。
吳起縣縣委書記說:要想提高全民素質(zhì),教育是根本的方法,所以,這樣的投入值得。5千萬可以修一公里路,5千萬也可以修一條人才之路。那么,“一公里路”是發(fā)展必需的要件,人才之路則是比實體的公路更重要的發(fā)展要件,5千萬修的“人才之路”較之5千萬修的實體公路,所收到的回報不可同日而語,對于人才百年大計發(fā)展百年大計來說,修出一條“人才之路”,就可以修成千萬條實體公路。就這個意義上來說,“摳窮”實在是一種短視與無理。
- 2010-06-28免費教育不能總處江湖之遠
- 2010-06-07也算算免費教育“經(jīng)濟賬”
- 2010-04-13高中免費教育不差錢差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