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巨獎舉報應(yīng)以保護舉報人為前提 》
為提倡和鼓勵實名舉報,重慶出臺《職務(wù)犯罪有獎舉報方法》。辦法規(guī)定,實名舉報貪官一旦查證屬實,舉報者將有權(quán)按比例分享追繳的贓款,最高獎金可達20萬元,網(wǎng)上發(fā)帖的實名舉報同樣有效。這是首次將舉報獎金和追贓金額掛鉤。據(jù)稱,有關(guān)方面希望通過這一措施,讓更多舉報者實名化,并改變過去舉報獎金標準隨意的局面。
這種想法的初衷固然是好的,但效果恐怕未必如愿。因為,實名舉報是“金不換”的。
20萬元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算不算得上“重獎”,要看這筆獎金舉報人究竟要花多大代價、冒多少風險,才有可能獲得。
眾所周知,舉報貪官并非一件簡單的事。既然是官,就必然有權(quán)力,有地位;既然是貪官,就又勢必無廉恥,無操守,要舉報有權(quán)力、有地位、無廉恥、無操守的貪官,又要證據(jù)確鑿,讓貪官無從抵賴,勢必要冒巨大風險,采用各種方法,去接近、熟悉和了解貪官的各種情況,去搜集證據(jù),尋找材料。要做到這些,需要耗費巨大的精力、財力、物力,一旦被貪官察覺,后果更難逆料。這一切,恐怕不是20萬現(xiàn)金所能抵得上的。
現(xiàn)實生活中,能夠舉報貪官且證據(jù)確鑿的,許多都是貪官的部下,或貪官劣政的受害者、犧牲品,他們本就生活在貪官權(quán)力、地位的陰影之下,真切、痛徹地感受到貪官無所不在、無所不用其極的淫威。對他們而言,舉報貪官倘若不成功,自己可能會受到連累,或被反咬一口;貪官的官位既然安穩(wěn),自己的小日子怕是決計安穩(wěn)不起來。舉報貪官即使成功,貪官被扳倒,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的勢力、黨羽、后臺、影響力,一旦發(fā)作起來,報復(fù)也是相當兇狠的。全國各地許多地方血淋淋的前車之鑒告訴舉報者,貪官的能量著實太大,哪怕是匿名舉報,都往往被他們順藤摸瓜,查出舉報人,并給予無情的打擊報復(fù),實名舉報的風險有多大更可想而知。
一言以蔽之,對舉報人而言,舉報貪官面臨巨大風險,可能令自己和家人的財產(chǎn)和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甚至生命都有可能付出。相比之下,區(qū)區(qū)20萬元的利益,能有多少吸引力?
事實上,愿意挺身而出,干冒奇險,來舉報炙手可熱、權(quán)傾一方的貪官的民眾,其目的或是為弘揚正氣,伸張正義,或是為自己或自己身邊人的長遠利益不受侵害。倘舉報是為了前者,正所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有沒有獎金,他們都會義無反顧,設(shè)立重獎可謂多余。倘舉報是為了后者,20萬元的獎金,又如何比得過個人前途、家宅平安和生命安全?他們又怎會為得到區(qū)區(qū)20萬元,來個“富貴險中求”?
舉報者之所以不愿實名,主要顧慮有二:一是舉報無殺傷力。盡管證據(jù)確鑿,但在很多時候,很多地方,貪官就是扳不倒,動不了。二是許多貪官活動能量實在太大,貪官沒事,舉報人就會有事,有時候舉報人的舉報材料,甚至可能會很快轉(zhuǎn)到貪官本人手中,后果不言而喻。
毋庸諱言,在現(xiàn)實中,的確有不少貪官,被舉報累累,罪證鑿鑿,舉報者卻始終奈何他們不得;也有不少舉報人,滿腔熱血,一紙真誠,未看到正義伸張,貪官落網(wǎng),自己卻成為貪官打擊報復(fù)的犧牲品,付出難以承受的巨大代價。正是這些讓人怵目驚心的例子,令不少舉報人不得不拒絕實名,甚至讓很多有心舉報的知情人、受害者三緘其口,索性連匿名舉報也不去做,以免打虎不成,反被虎傷。這些擔心是合理的,他們所面臨的威脅和難處,也是客觀存在的,區(qū)區(qū)20萬元與之相比價值幾何,又能有多少吸引力,讓舉報者去“實名”一把?
要鼓勵、提倡實名舉報,最根本的方法,是從根本上確保舉報者“言者無罪”,不會因舉報而受到報復(fù)、傷害;是以事實為依據(jù),法律為準繩,對舉報材料認真核實,切實查辦,一旦驗有實據(jù),則懲處貪官絕不手軟。簡單地說,就是讓舉報者對實名舉報有安全感,對政府、司法和紀檢有親切感,對執(zhí)法必嚴、貪官必究有信任感。能做到這些,即使沒有一分錢獎金,人們也會心甘情愿地實名舉報;倘做不到這些,人們怕是連匿名舉報也未必敢做、愿做,又如何肯為區(qū)區(qū)20萬之數(shù),拿自己和家人的前途、安全和生命開玩笑?
- 2010-08-20給舉報者獎勵不如給制度通上“高壓電”
- 2010-08-09別拿“舉報干部”者的身份說事
- 2010-07-07沒拿到“清涼費”,舉報有用嗎?
- 2010-07-07落實“清涼費”,莫坐等舉報
- 2010-06-28500元獎勵警車違規(guī)舉報者能見效嗎?
- 2010-06-21舉報風險是反腐敗的瓶頸
- 2010-06-2170%的舉報者是啥時候遭打擊報復(f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