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肖鷹在某報發(fā)表了題為《春晚導演莫學“蘇紫紫”》的評論文章,其中點名對兔年春晚語言類節(jié)目總導演馬東提出質(zhì)疑。9日,馬東專門開通博客發(fā)表文章《真人版“專家指導”———答清華大學美學教授肖鷹老師》,進行“回擊”,攻擊肖鷹“不是酒后信筆,就是事后無力,反正已經(jīng)不聽使喚了”。(2月10日《成都商報》)
什么“酒后”?什么“事后”?顯然,馬東的“回擊”言論已經(jīng)超出了正常討論問題的范圍,近乎人身攻擊。有網(wǎng)友讀過報道后評論,“感覺馬東也就京城的一個地痞流氓,真的是文字和文風很差!”肖鷹在文章中質(zhì)疑“多年以來,春晚導演們的‘重心’究竟是在‘取悅’還是在‘取笑’作為‘大部分人’的‘農(nóng)民’”沒有什么錯。
取笑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是春晚多年的一大弊端。從農(nóng)民到農(nóng)民工,從殘疾人到普通市民,從老人到兒童,都成了歷屆春晚的取悅對象,難道春晚這樣的例子還少嗎?這些問題已經(jīng)被社會廣泛詬病,并且在外國演出時也受到強烈抗議,怎么就說不得了呢?
既然春晚是大眾娛樂,那么也就應該有接受大眾批評的準備。如果把大眾娛樂變成娛樂大眾,就更應該有接受批評在準備。你們在過年拿大眾“開涮”,難道還不允許“大眾”批評還擊?娛樂大眾者必須付出代價,這是早晚的事。
春晚早以不是不容置疑,公眾已經(jīng)不可能僅僅是春晚的教育對象,對春晚的挑剔和批評已是在所難免?!皧蕵贰焙汀坝迾贰辈⒉皇峭庠~,雖然這些都會引人發(fā)笑,可是并不是一碼事,其社會效果是不同的,當你“愚樂”大眾之后,大眾一旦緩過神來,對那樣的“愚樂”表示強烈不滿也是情理之中的。
春晚節(jié)目總導演固然風光,可是也要有接受批評的雅量。那樣的風光是要有一定承擔的。今天的大眾早已不是愚不可及,也不再是任人馴服的阿斗。如果你們非要借春晚取笑民眾,就必須有接受挨民眾板磚的準備。就是大家被你們誤逗樂之后,也同樣有批評你們的權(quán)利。看著馬東“回擊”批評者的文字,忽然對今后的春晚擔心起來,今后的春晚如果都是讓這樣的“總導演”導,還指不定會鬧出別的笑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