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一年來的三輪房地產調控之下,房價“只漲不跌”的預期逐步得到扭轉。3月份,北京、深圳新房成交均價跌破2萬元/平方米,上海新房價環(huán)比跌幅最大達7.6%,廣州均價跌破12000元/平方米。據媒體報道,近期在部分城市,特別是二三線城市,房價呈現(xiàn)迅速向一線城市看齊的漲勢。(4月17日《新京報》)
是的北京、上海、廣州、天津等一線城市房價降下來了,哪怕降了一點點,或者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沒有降也沒有漲,這也是民心所向,也會讓一些無房階層購到房,至少提升了他們購房的“信心指數(shù)”。二三線城市,不降反漲筆者是有感受的。筆者所居住的城市——在專家看來是三線城市,或者是不上線的城市房價并沒有下降,而是溫度計掉進火里——直線上升。去年12月,筆者想購一套百米左右的房子,到一家家房地產打聽價格,跑了十幾家,大多數(shù)地產均價在3000左右,心想政府已經發(fā)力調控價格,等一段時間看看再說??墒牵F(xiàn)在的房價告訴我,那時候的想法是錯誤的,已經沒有年前的價格了,有的已經在4000以上。以上這些只是筆者的感受,據媒體報道,根據上月全國30個主要城市住宅市場交易情報,除了“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以外,均價過萬的城市還有杭州、福州、廈門、寧波和三亞,溫州、南京、天津也都近萬,“八九千檔”的蘇州、青島、??诘群诵某菂^(qū)也已過萬。而成交量上,除了三亞和溫州外,30個城市齊刷刷地環(huán)比大漲,蘇州、廈門和蘭州都實現(xiàn)了200%以上的增幅。
一線城市房價下來了,一線城市的市民可以享受到城市調控所帶來的福祉,可是政府并不額手稱慶的時候,二、三線城市房價一個勁地向上漲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二、三線城市房價上漲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一些地產企業(yè)把投資由一線城市轉移至二、三線城市,導致了二、三線城市房地產開發(fā)和投資快速升溫;與此相對應的是,一些炒房者把炒房目標由一線城市轉移至二、三線城市。其次,二、三線城市政府調控不力,政府以為房價低著呢,住房難并不是當前最為解決的問題;再次,國家出臺的政策執(zhí)行不力,如限購令不能得以很好落實,筆者在購房時曾聽到對話就能說明問題。一位購房者問,現(xiàn)在購第二套房能否首付30%?賣房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一線城市“房價松動”,并不能說明什么,更不能說明政府的調控政策達到目的,一線城市房價降了一些,可是二線、三線城市呢?一句話“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解決民眾住房問題是一場“馬拉松”,更像過河的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