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記者提前走訪了廈門市博物館、華僑博物院等博物館,探尋博物館的安防系統(tǒng)。探尋后,記者發(fā)現(xiàn),廈門的各大博物館都裝有一整套的安保系統(tǒng),能確保文物安全,就算是 “故宮大盜”,也插翅難逃。(東南網(wǎng)5月18日)
近段時間,故宮被盜是個大熱門。不論是展品被盜還是“錯字門”,亦或是建福宮事件,故宮都博得了輿論最關(guān)注的眼球。但是我想,在這一系列事件背后,“失竊”始終是條核心的主線。
“京城第一保衛(wèi)處”被盜,給國內(nèi)其他博物館和文物保護單位敲響了安保警鐘。從廈門市記者的走訪報道來看,目前廈門市的一整套安保措施能夠確保文物安全。套用新聞中的一句話來講,“就算是‘故宮大盜’,也插翅難飛”。這樣的表態(tài)一方面讓人感受到了廈門市博物館安保設施的先進和完備,另一方面也不自覺地讓人憂心忡忡。
就拿故宮來說,在安保方面,故宮之所以被稱為“京城第一保衛(wèi)處”是有現(xiàn)實依據(jù)的。故宮安保人數(shù)超過240人,下設警衛(wèi)隊、技術(shù)科、防火科等8個科室。故宮閉館后,至少1600個防盜報警器、3700個煙感探測器和400個攝像頭在運行。而博物館內(nèi),還有技防、人防、物防和犬防四道防線。令人唏噓的是,如此嚴密嚴謹?shù)陌脖O到y(tǒng)最終還是在盜賊面前“集體失靈”了。所以,廈門市博物館目前的這套安保系統(tǒng)先進完備值得民眾安心,但不應該拿出來炫耀。況且,真正盜竊故宮的并不是什么“大盜”,只是一個臨時起意、即興作案的小蟊賊罷了。
說了這些多,只是想告誡廈門市博物館一句話:“技防”始終不如“人防”,不如“心防”。因為技術(shù)和設備再先進,也是需要人來控制和監(jiān)督的。如果設備全部到位了,人的安保意識、思想認識和責任意識沒有到位,就算發(fā)現(xiàn)了盜賊也會因為玩忽職守而“放走”盜賊。
總而言之,前車之鑒擺在眼前。如果廈門市博物館樂意為眼前的安保系統(tǒng)感到自豪,指不定哪天就會遭遇真正的“大盜”光臨。文物保護是個細致活兒,不僅要求安保技術(shù)要與時俱進,更需要看護人員時時警惕,認真負責。
- 2011-04-08“放氣防盜”不只是缺乏技術(shù)含量
- 2011-02-01村民自建防盜墻是打政府耳光
- 2009-12-19強拆防盜籠,施政風暴下的“另類”
- 2009-12-19鐵腕拆防盜籠是習慣成自然的人治喜好
- 2009-12-18拆除防盜籠,好事不能辦成壞事
- 2009-11-13學妹們,防火防盜還要防師兄??!
- 2008-12-09誰會“防火防盜防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