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是大學的核心,是靈魂。沒有教授不成其為大學。著名教授就是大學的名片。在外人看來,教授是崇高甚至神圣的。可是,當今大學教授,似乎并沒有那么單純和神圣了。
首先是教授不上本科生的課。教授要教書育人,這是第一職責。培養(yǎng)人才是大學的第一任務,教授給本科生上課,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大學里,本科生期盼教授來上課,特別是知名的教授上課,這樣既可以領略教授的風采,也可以得到淵博知識的傳授??墒怯械拇髮W里,本科生念了四年,畢業(yè)了還未見到教授的面,上課的只是副教授、講師。過去北大、清華的著名教授都給本科生上課,而且是給大一的學生上課,讓學生一進校就感受到該校的文化脈搏與學術底蘊。在國外的大學,教授都給本科生上課,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近年來,教育部一再強調教授要給本科生上課,并把是否給本科生上課當作考核的一項指標,說明已經看到了教授不上課帶來的嚴重后果。
平心而論,目前,教授的生存生態(tài)并不令人滿意。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針對時下教授的走穴之風說:“一位大學教授40分鐘‘出場費’可高達20萬元,經濟學家尤其‘吃香’。如此,誰還愿意去上本科生的課?誰還愿意花時間去指導碩士生和博士生?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在于教授們要靠自己在課堂外的努力去增加收入,因為他們的生計也面臨不小的壓力。要治理這種現(xiàn)象,就要改變長期以來依靠教師自身創(chuàng)收解決待遇的薪酬模式。國外的許多大學,是明文規(guī)定教師不可以在外邊兼課的,嚴格限制教授的社會活動。只有改變教授自己經營自己、把教育與學術作為賺錢工具的教育環(huán)境,我們的校園才會涌現(xiàn)出更多的‘教授達人’而不是‘演講達人’或‘社交達人’?!庇嘘P部門要努力改變教授的這種生態(tài),教授們也不應忘記自己的職責。
教授的價值是體現(xiàn)在教學科研上的。作為學者,教授最寶貴的是時間??扇缃?,教授能把大部分時間用在教學科研上的又有多少?教授要忙于跑點、跑課題、跑評獎。越是知名的教授,“跑”的任務越重。要跑,得耗費不少的時間和精力;要跑,應酬的事情就免不了。要請某人在申報課題、評獎方面幫個忙,要不要請吃個飯?學術界的朋友來了,請吃個飯,也是人之常情。還有,學校、學院的各類檢查評比,迎來送往,叫教授陪個客,也不能不去。主觀的客觀的,主動的被動的,身不由己的,投桃報李的,奉陪應酬,總讓教授無法擺脫而陷于無可奈何的境地?,F(xiàn)在如有哪位教授在家里的書房或辦公室掛上“閑談只限三分鐘”的告誡,恐怕人家只會說其是神經病。
大學實行的量化管理,也影響著教授的科研生態(tài)。為應付定時的量化任務,教授們不得不采取應對措施,應付之不暇,更遑論創(chuàng)新。這必然使得學術研究的初衷和功能發(fā)生錯位。對于教授,包括致力于學術的教師,應該給他們良好的寬松的學術環(huán)境,而不應以量化管理為手段去制約其創(chuàng)造力。量化管理,各類的評獎、評比,還讓教授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填報各類表格上。有的教授戲稱,生命的三分之一是在填表!
干擾和誘惑太多困擾著教授,已使教授無法靜心下來做學問了。教授耗費大量時間從事著與其本職無關的工作,這也是大學難以再出大師的重要原因。愛因斯坦評價居里夫人時說:“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于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作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于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多?!贝搜院芤松钏?。教授應該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取得成就,一流的學者不但能開拓出一門學科,甚至能推動整個科學的發(fā)展,更能給后人留下寶貴的思想財富。以居里夫人作為參照,現(xiàn)在的大學恐怕難以出現(xiàn)真正的大師,難以出現(xiàn)具有文化擔當精神的真正學人和偉大的思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