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重男輕女的傳統(tǒng),不僅出于某種觀念,而且有著農耕經濟和宗法制等現實因素的作用:在男子承擔強勞力,多幾個兒子在村里就能“叱咤風云”的環(huán)境下,選擇兒子還是女兒,是一個不需要考慮的問題。
按理說,現代化了,人的觀念和生育習慣應該有所變化,但這樣良好的愿望為何至今沒有實現?重重整治、嚴厲打擊之下,中國人特別是農村地區(qū)的生育觀念和習慣為何依然不變?是繼續(xù)打擊,還是好好找找背后的現實因素,釜底抽薪地把“溺殺女嬰”這種傳統(tǒng)惡習的現代版——“非醫(y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行為”(即領域內所稱的“兩非”)徹底解決?相當一段時間以來,我國的人口性別比一直不合理,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新近公布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出生人口男女比例還高達118.06,個別地區(qū)更遠高于此。
在此背景下,據報道,從8月起至明年3月,我國將集中整治“非醫(y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行為”。為此,國家人口計生委、公安部、衛(wèi)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總后勤部衛(wèi)生部、全國婦聯等六部門聯合召開全國集中整治“兩非”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明確,只要實施“兩非”行為,必須對涉案的單位和責任人嚴肅處理,給予吊銷執(zhí)業(yè)資格、降級、撤職、開除直至追究刑事責任的處罰。此次專項行動將對醫(yī)療保健、人口計生服務機構及終止妊娠藥物銷售和使用單位進行清查,還要加強對B超使用、終止妊娠藥物銷售使用、懷孕14周以上實施終止妊娠手術等重點環(huán)節(jié)的整治。
政府部門此番動作,聲勢不可謂不大,力度不可謂不強,但坦率地說,幾乎沒有任何新意:所有的目標都是早就明確的,所有的措施都是多次提出過的,現在缺的不是目標或措施,而是措施和目標之間沒有關系,否則怎么會反復動用這些措施,卻始終沒有實現目標呢?光是增加打擊的力度,就能解決問題嗎?
中國古人最懂得干活的道理,早就告訴過我們什么叫 “南轅北轍”和“緣木求魚”。如果方向不對,方法錯位,光靠蠻力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越走越遠。好多技術發(fā)明,全世界都在用,為什么就在當下中國副作用特別大?比如B超,全世界哪里不在用,為什么在中國幾乎成為“溺殺女嬰”專用的新式利器?為什么打擊了這么多年,還越用越鋒利?
人的觀念具有慣性,這點不假,但在現實環(huán)境沒有得到實質性改變的情況下,要來改變人的觀念,肯定更難。從世界的普遍情況來看,越是男女趨于平等,越是社會保障到位,越是女性的社會權利得到充分滿足的地方,家庭對于生男生女的性別偏好就越弱。遠在唐朝,一個楊玉環(huán)獲得皇帝寵幸,就能讓當時滿腦袋“傳統(tǒng)觀念”的民眾“不重生男重生女”,人的觀念和習慣改得那么快,還需要什么“嚴厲整治”,只怕剎車還來不及。
好好梳理一下現行的社會政策,認真落實男女平等的法律法規(guī),真正搞明白相關國策,固然重要,但還不等同于男女平等的現實,還不等于重男輕女的觀念自然就會發(fā)生變化,尤其不能在貌似公允、對男女不加區(qū)分的外表下,制定不利于女性的公共政策,導致年輕夫妻更不愿或不敢要女孩。女性社會地位的實質性提高,是遠比再多的部門、再嚴厲的措施、范圍再大的醫(yī)藥器械藥品管制都更加管用的解決性別比失調的辦法。幾十年沒解決的問題,不是靠用蠻力、同B超過不去,就能夠一朝了結的。
- 2011-03-08公民的生育權是一項基本人權
- 2010-11-17墮胎只是女性的生育權嗎?
- 2010-07-30《非誠勿擾》女嘉賓的生育意愿
- 2010-07-26“生育之旅”的背后是一種說不出的無奈
- 2010-01-17父權社會的臺灣 生育何其沉重
- 2009-12-29中國生育政策保證整個星球工作
- 2009-10-26遏止赴港生育潮關鍵靠兩地法律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