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神童”,就怕不透明
www.fjnet.cn?2012-04-28 17:18? 張 杰?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近期,有關(guān)官場“神童”事件再一次吸引了公眾的目光:先是山西長治“神童干部”扎堆,有8名干部都是17歲以前參加工作,最“厲害”的竟然14歲即參加工作;后有湘潭90后女干部王茜參加工作后一年多即擬提拔副局長,有好事網(wǎng)友戲稱:“以小學(xué)6年,中學(xué)6年,大學(xué)4年的標配計算,她3歲便開始上學(xué)了。”雖然由于公眾和輿論的質(zhì)疑,“湘潭神女”提拔最終未獲通過,但此事還是掀起了軒然大波。 一直以來,“神童”都是一個褒義詞,而且中國官場也不乏神童的例子。南宋紹興年間,江西浮梁人朱虎臣參加朝廷舉行的武殿試,以十箭九中的驕人成績被欽點為武狀元,官封承信郎,時年僅9歲。比之這樣驚世駭俗的官場神童,即使是時下最神奇的“湘潭神女”,恐怕也無法望其項背,可為何卻屢遭質(zhì)疑呢? 北京大學(xué)法學(xué)院教授強世功認為,選拔過程的不透明是引發(fā)公眾質(zhì)疑的關(guān)鍵。對此,筆者深以為然,與其說公眾和輿論質(zhì)疑的是“神童”本身,倒不如說是質(zhì)疑“神童”產(chǎn)生的程序和方式的不透明,公眾對于官員提拔程序和過程的知之甚少,應(yīng)該是“神童”屢屢被推上風(fēng)口浪尖的根本原因。 如今,中國正處在一個經(jīng)濟高速增長、社會轉(zhuǎn)型升級的關(guān)鍵時期,波瀾壯闊的偉大時代呼喚更多有知識、有干勁、敢擔當?shù)哪贻p干部。故此,有更多年輕的社會精英甚至“神童”成為領(lǐng)導(dǎo)干部,肯定不是一件壞事,干部年輕化也一直是黨和政府努力的方向,我們的事業(yè)需要更多的后起之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公眾和輿論反對的肯定不是干部年輕化。 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呢?眾所周知,在一個任人唯賢、完全憑能力大小說話的干部體系當中,官員的年齡、資歷不會是問題,論資排輩、以胡子長短決定官員仕途命運那是封建時代的做法。問題就在于“神童”所產(chǎn)生的過程不為大多數(shù)人所知,即使最后提拔的干部真的是神童也好,卻因為整個選拔程序的不透明,而被人想當然地誤認為里邊肯定有“貓膩”,一定是暗箱操作等等——公眾要對某件事情做出自己的評判,首先必須完全了解事件本身,否則公正、客觀的評價也就根本無從談起。可惜的是,現(xiàn)在一些地方選拔官員,除了任前公示等寥寥無幾的公開之外,并沒有很好地滿足公眾對于這方面信息全程公開的需要,有意無意的誤解、曲解也就在所難免。 而實際上,“神童”事件并不是最近才有,近年來呈現(xiàn)出逐漸增多之勢。每每遇到這種情況,最基本的態(tài)勢就是在公眾和社會輿論的口誅筆伐之下,“神童”們被弄得灰頭土臉而草草收場。當然,誰也不能否認這當中確實有一些靠“拼爹”、靠弄虛作假人為制造的“神童”。但因為這種“洪洞縣里無好人”的簡單思維和處理方式,又扼殺了多少確實有真才實學(xué)的神童呢?恐怕也是一個未知數(shù)。對于今天的官場來說,“神童”其實并不可怕,怕的是不透明。如何將官員選拔的整個過程完全置于公眾的監(jiān)督之下,真正做到用人的公平、公正、公開,恐怕是一個值得好好研究、思考的大課題。(福建日報)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8]從終點線上開始起跑的神童
- [ 04-01]那些“走鋼絲”的孩子真是神童嗎
- [ 11-30]從北大“神童”博士生自殺說起
- [ 06-30]唯一奮斗的目標就是考取名牌大學(xué),“神童班”改稱“應(yīng)試班”更合適。
- [ 06-13]更應(yīng)關(guān)注“神童”的大學(xué)之路!
- [ 03-31]“神童”北大講座之后
- [ 03-13]中青報:8歲神童何以讓巴西教育部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