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陽光政府獎”評選的負效應
www.fjnet.cn?2012-05-16 07:02? 徐 娟?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北京大學擬于今年上半年發(fā)起設立“陽光政府獎”并開展首屆評選活動。這是我國第一個由民間學術機構發(fā)起設立,以政府信息公開的制度實踐主體為基本獎勵對象、以制度創(chuàng)新的機制與績效為基本獎勵依據(jù)的獎項。(5月14日《法制日報》) 近年來,建設“陽光政府”的社會呼聲很高。這次北京大學發(fā)起設立“陽光政府獎”,開展評選活動,回應社會關切,旨在推動政府更加“陽光”,出發(fā)點無疑是好的。但對于林林總總評獎活動早已麻木的公眾而言,難免再次發(fā)出質(zhì)疑的聲音。 比如,評選的權威性問題。雖然這次評選冠以北大的頭銜,但某些學術領域的權威代替不了社會對“陽光政府”的普遍認同。這方面早有前車之鑒。去年6月,上海某知名高校課題組發(fā)布的省級行政機關透明度排行榜,云南省得分為零排名最后,引起社會輿論一片嘩然。最后,以課題組“該省對課題信息公開申請沒有回應”的解釋而草草收場??梢姡妼Α瓣柟庹毙闹凶杂幸粭U秤,對所謂權威機構的認可度并不高。 又比如,評選的科學性問題。“陽光政府”應當由那些指標構成,各指標各占多少分值,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加減分等,本身就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對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狀況不同的地區(qū),采取統(tǒng)一的標準也不客觀。加之操作者擁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評選機構往往“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這種霸權評選和暗箱操作勢必造成得獎者“名不正言不順”,落榜者“口不服心不甘”。 再進一步講,評選“陽光政府”還可能事與愿違,產(chǎn)生評選之外的負面效應。就目前的社會風氣而言,一旦有的地方政府沉迷于“陽光政府獎”,把它當作政績給自己加分,就會不擇手段甚至欺上瞞下、弄虛作假?;驑分杂谧霰砻嫖恼?,追求轟動效應,獲得“紙面分”;或?qū)υu選機構熱情接待,對專家諂媚有加,獲得“印象分”;或鼓勵有關部門到評選機構搞公關,甚至權錢交易,獲得“額外分”,等等。如此得來的“陽光政府獎”,對提升政府的服務力和公信力又有多大的幫助? “陽光政府”是靠各地干出來的,而不是靠評出來的。打造“陽光政府”之所以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就在于政府信息的公開、行政審批權力的削減、壟斷行業(yè)的競爭化等問題,與各地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政府必須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強有力地推進。完備的立法、科學的機制、健全的制度、有力的監(jiān)督,才能撐起“陽光政府”的大廈,才能保證政府時時刻刻站在陽光下,這比多少“陽光政府獎”都管用實在。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18]一步一步建設陽光政府
- [ 02-09]云南省長造“陽光政府”漏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