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首页_99re免费精品视频_中文人妻精品一区在线_亚洲人成黄69影院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時政觀察 > 正文

“煤二代”熱衷做官背后的真問題

www.fjnet.cn?2012-07-30 10:29? 乾  羽?來源:燕趙都市報 我來說兩句

5月初,網爆府谷縣司法局局長李瑞華、副局長劉利榮涉嫌學歷造假,上升途徑存疑等問題。記者在當地采訪獲悉,造假事件的當事人劉利榮是“煤二代”,李瑞華雖非“煤二代”,卻也與當地煤老板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據了解,在陜北榆林一帶,像劉利榮這樣混跡官場的“煤二代”并不少見。許多年輕的80后,甚至90后公職人員每月工資不到2000元,但開的是奔馳、寶馬、路虎。(7月28日《經濟觀察報》)

什么樣身份的人可以做公職人員?其實不是一個問題。若一個人具有為官的能力,具有為人民服務的熱情,具有符合選拔程序和考核制度的條件,就具備了做官的潛質。在一個開放、理性的社會,“出身論”早已沒有了市場,盡管出身可能對一個人的發(fā)展產生影響,但是在公開選拔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客觀說,用一個簡單的“煤二代”標簽來描述“煤二代”們也是不公平的。一則,人們的固有印象會起作用。在社會認知中,煤老板的形象并不佳,于是“煤二代“附帶著某些“原罪”。二則,同為“煤二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和能力,一個草率的“煤二代”標簽,可能讓人們在認識某個人時以偏概全,并不能發(fā)現(xiàn)這個人的真實情況。

既然公務員群體應該是開放的,而“煤二代”也可能千差萬別,其中不乏有能力者,那么我們對于“煤二代”戀上做官就不應該過于敏感。

真正隱藏在“煤二代”熱衷做官背后的問題其實有兩個:一,是否存在企業(yè)的非制度化生存;二,是否存在官商之間的互利。如果沒有這兩個實質性的問題,那么“煤二代”熱衷做官反而可以看成是一種社會風向的改變和社會責任的體現(xiàn)。而如果存在這兩個實質性的問題,則“煤二代”熱衷做官就該成為一種需要審視的社會現(xiàn)象。

具體說,首先,是否存在企業(yè)的非制度化生存?

一般來說,企業(yè)與權力是應該保持適當距離的。市場經濟的優(yōu)勝劣汰,指的就是企業(yè)的競爭力而不是其他。但是,很多時候,一些企業(yè)可能面臨著非制度化生存的困境,也就是制度之外的東西可能對企業(yè)的經營和發(fā)展產生影響。當然,這種非制度化有時也是一種捷徑,對于那些有能力者可以順利突破制度的束縛,獲得更大成功。如果,存在這種情形,就可能導致一些“煤二代”們在父輩的安排下主動去尋找那些能量和靠山。

其次,是否存在官商之間的互利?“媒二代”熱衷做官或主動或被動。如果說,因非制度化生存而戀上做官是一種被動,則追求官商之間的互利,追求與權力的聯(lián)姻和獲得權力的庇護,則可能是“煤二代”追求做官的主動原因之一。當然,動機這東西是很難剖析的,只能觀察為官者是否做出舞弊、出格之事。若無,“煤二代”做官也就做了;若有,發(fā)現(xiàn)一起就要處理一起,以保證官場的廉潔,保持權力與資本應有的距離。

在一個開放的社會,公務員群體自然也是開放的,沒有人會再以出身決定人的前途。從某種意義上說,對“煤二代”的偏見與對弱勢群體的歧視在性質上是一樣的。關鍵的問題是,“煤二代”熱衷做官背后是否有制度之外的東西在作祟,如企業(yè)的非制度化生存,制度出軌后的官商合謀等。

只有從這些角度審視,才能看清“煤二代”熱衷做官現(xiàn)象的本質與問題。

  • 責任編輯:鄧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頁面無法找到
 
頁面沒有找到,5秒鐘之后將帶您進入首頁!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