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異樣的眼光看姚明獲榮譽博士學位
www.fjnet.cn?2012-11-28 16:51? 馬振國?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姚明作為世界著名籃球運動員、現(xiàn)任上海東方大鯊魚籃球俱樂部董事長、“姚基金”創(chuàng)辦人、國際特奧委會董事及全球形象大使。香港大學頒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予姚明,以表彰他對運動及推動國際社會關注艾滋病所作出的貢獻。(10月27日新華網) 明星獲得榮譽學位,似乎已經成為一股潮流,而民眾面對這股潮流,批評的聲音似乎要遠遠多于認可的聲音。為什么民眾不能接受一些大學把學生授予明星?在我看來,一是民眾覺得高學位與明星的身份有些不著調,多少讓人覺得有些反胃;二是擔心大學會漸漸落入庸俗化的窠臼,破壞大學在人們心目之中的完美形象。其實,民眾這些擔心并非全無道理,但是我個人覺得民眾要是基于以上兩點,便想徹底否定這一做法帶來的積極作用,實在有些不妥。 首先,明星作為社會公眾人物,大學向明星授予學位的方式,不僅是對明星某些積極貢獻的肯定,也可以借用明星向社會傳播一些積極的價值觀。如姚明,他不僅僅是一名優(yōu)秀的運動員,同時也是一名熱心公益事業(yè)的公眾人物。我想香港大學向姚明授予社會學名譽博士學位,至少算是對姚明本身的某種積極因素的肯定,從而也可以激勵其它公眾人物關注公益事業(yè),推動我國公益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其次,大學向公共人物授予學位,也代表了該大學對待某些社會事務的態(tài)度,進而有助于大學塑造自己積極的價值取向。香港大學把學位授予熱衷于慈善事業(yè)的姚明,至少表明香港大學隊對這種積極回報社會的態(tài)度,不是反對而是認可。作為大學不僅要想學生傳授知識,也要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價值取向。香港大學對姚明授予榮譽社會學博士的學位,可以激勵大學生建立起積極回報社會的價值取向,怎么看也不是一件壞事吧。 “做好事不留名”常常被人們視為一種美德。因此,人們覺得一個人要是做了好事,不向外張揚才是真正的美德。其實,一個人要是做了好事,沒有賺取別人的贊揚的虛榮心,或者騙取新的利益功利心,對外做做宣傳或者“高調”突出自己的貢獻,完全可以被人們接受。我想香港大學向姚明授予博士學位,姚明至少不會有以上兩種心態(tài),香港大學也沒沾姚明的“明星氣息”的欲望吧。以姚明或者香港大學的知名度,他們要是這樣做,也不是什么錦上添花,只會變成畫蛇添足。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16]姚明即便“掛科”也正常
- [ 11-08]“百忙中抽空上學”會傷大學自尊嗎
- [ 10-08]姚明“不為文憑而讀書”羞辱誰?
- [ 09-29]姚明考四級,是個反思機會
- [ 09-18]姚明“處子秀”帶給觀眾精彩
- [ 07-21]致敬姚明 大塊頭有大智慧
- [ 07-21]姚明的偉大不只在球場
- [ 07-21]姚明為何能讓世界“高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