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篷效應真能制約倫理道德
www.fjnet.cn?2012-12-20 10:16? 王福興?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近日,《中國青年報》就“我們社會為什么缺少禮讓精神”一題展開了在線調(diào)查。該調(diào)查結果顯示,極大多數(shù)受訪者認同“誰讓誰吃虧”這一觀點,面對這樣的結果,各方學者紛紛擔憂并表態(tài):“公眾應提高道德反思”。(據(jù)《中國青年報》) 針對這樣的結果,有兩點需注意,首先,網(wǎng)友評議并不能代表社會總體心聲,網(wǎng)民熱議存在著局限性、片面性等相關問題。其次,對“誰讓誰吃虧”一說法,應深思考慮下我們的道德底線,真有那么低嗎?網(wǎng)友只是當時認定,避免不了因點擊率高,盲目跟風的,未必能成準則。 如今社會“粗鄙化”問題普遍存在,例如擠公交時男女爭先恐后的樣子,年輕男女為爭一座位,不顧老人孩子,橫蠻直上,真令人擔憂。從中國式過馬路,到中國式晾曬,乃至互不禮讓擠地鐵,隨地吐痰,真讓人感嘆不已??梢?,我們的道德水平與精神文明的高度。 多年以來,幾乎每個家長、老師都在要求孩子講文明、懂禮貌??尚Ч麉s不讓人滿意,據(jù)分析,正是“帳篷效應”掌控著倫理道德。想讓帳篷容納人多些,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主支柱延長,其他支柱盡量多、密。只有在構架上投入資源,才能建出更大、更安全的帳篷。 我們應清楚的發(fā)現(xiàn)社會發(fā)展與其同理,1978年以來,中國GDP由3624.1億增漲至47.1564萬億元,可見“帳篷”增加百倍,而主支柱、其他支柱增加程度就更值的我們探究。只有帳篷夠大,才能為今后增長提供足夠空間,應以提升自身價值、強化自身組織能力為立足點,全面促進社會和諧。 直面困境,應把它作為社會問題,大家一起找出路,使禮儀之道更暢通;而不能單一看作是個人問題,高呼“道德反思”,卻顯得華而不實??梢姡瑤づ裥牡匚?。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11-20]希望任建宇獲釋不僅是個案的勝利
- [ 11-15]“小處方”能否具備示范效應?
- [ 11-05]交通局“聞過則喜”應成示范
- [ 11-02]城市化需與經(jīng)濟結構改革并行
- [ 11-01]期待“自曝家產(chǎn)”有“蝴蝶效應”
- [ 10-17]謹防單雙號限行的“邊際效應”
- [ 10-16]社交網(wǎng)絡時代的孤島效應
- [ 10-09]利民政策為何反讓人不方便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