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吃雞”只是一種象征性表態(tài)
www.fjnet.cn?2013-04-19 09:43? 王 聃?來源:新華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H7N9禽流感風波尚未平息,家禽行業(yè)如履薄冰。4月17日中午,于湖南省畜牧水產(chǎn)局食堂,該局局長袁延文與150名左右的干部職工帶頭吃雞肉。當天中午該食堂一共炒了30只雞,幾乎所有的菜核心原材料都是雞。(4月18日《瀟湘晨報》) 無論如何,我覺得“局長吃雞”的正向價值都是不能被否定的。但,此種良善愿望真能兌現(xiàn)嗎? 我對此并不持過于樂觀的態(tài)度。袁局長之所以選擇帶頭吃雞,顯然是為了傳遞一個鮮明的信號:以雞為代表的湖南家禽產(chǎn)品是安全的,絕對不會導致禽流感,請勿恐慌放心消費——可惜該信息經(jīng)不起推敲。作為一種常識,家禽類的肉在烹飪高溫下都可以徹底消毒,袁局長吃的雞肉當然是無病毒的,這無法代表湖南省內的家禽產(chǎn)品就是足夠安全的。退一步講,就算安全假設是成立的,它也無法推論出吃雞就不會染患禽流感。 在微博上,有網(wǎng)友指責,袁局長的“帶頭吃雞”其實暴露出了“不專業(yè)”,我倒覺得此種論調有些厚責了,我更愿意將“帶頭吃雞”理解為表層化的H7N9禽流感應對舉措。煮熟即無病毒的常識就擺在那里,為何民眾仍不相信,仍遠離家禽市場?相關H7N9禽流感防治知識的未大面積普及,相關家禽檢疫消毒信息公開不及時,其實都是重要緣由,類似舉動也許并非都是畜牧水產(chǎn)部門的工作,但它有責任去深度協(xié)調與推動。 沒有人試圖去盡力否定局長的“帶頭吃雞”善意,但從本質上來說,它反證出的依舊是疫情下公共應對的進步緩慢。正因為如此,畜牧水產(chǎn)局局長帶頭吃雞,在表達出某種“原始善意”之外,充其量只是一種象征性的表態(tài):在重大的公共疫情中,作為職能部門,我們依舊是在場者。只是,公共疫情需要的是系統(tǒng)化與直抵本質的應對,而遠非“象征性”。而這,正是局長“帶頭吃雞”舉動真正讓人感覺失落之處。(華西都市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19]要帶頭吃雞,更要升級養(yǎng)雞
- [ 04-15]吃雞的難題
- [ 09-01]女童吃雞塊死亡要根治“毒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