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一張票,2元坐到底,北京執(zhí)行多年的低廉地鐵票價讓不少城市羨慕。最近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印發(fā)了《進一步加強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的工作方案》,提出將制定高峰時段票價差別化方案,并擇機出臺。這意味著,從2007年以來的北京地鐵“2元時代”即將終結。對此,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張彬表示,大量人有事沒事坐地鐵,必須漲價。(12月16日央視)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你不說我倒還明白,你越說我倒越糊涂了?!边@話用在這,也是恰如其分的。本來,官方解釋稱地鐵漲價是為了緩解擁堵,是用杠桿原理有效分流。盡管我們未必贊同這種說法,但最起碼還能看得明白。不過這名專家一解釋,大量人“有事沒事坐地鐵”,所以得出要“漲價”的結論。因為這“神乎其神”的邏輯,一般人的確看不太懂,也讓人愈加疑惑,地鐵漲價到底是因為成本需要,還是因為有人“有事沒事坐地鐵”? 客觀來分析,我們必須承認的確有人會有事沒事坐地鐵。從頻見報端的新聞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種群體一般是“孤獨寂寞的老人”,他們會有事沒事坐公交車或地鐵打發(fā)時間,找人聊天,因其牽涉到“老年關懷”的問題,曾引發(fā)廣泛關注。不過在高峰期,在人被擠成“相片”的地鐵里,“有事沒事的人”幾乎不會在這個時候去擠地鐵;而在非高峰期,“有事沒事的人”去擠地鐵,又有什么影響呢? 地鐵要漲價,完全可以走正當程序。不可否認,北京在公共交通事業(yè)上,的確做出了不小貢獻。據悉,北京2012年公共交通公用事業(yè)的補貼是170億元,而2013年則是178億元。在這樣的持續(xù)補貼下,如果相關部門吃不消,想通過漲價的方式來緩解壓力,公眾也能理解。不過,必要的程序正義不可或缺,如先征求民意制定方案,然后再征求民意出臺方案。只要地鐵漲價走了正當的程序,具備必要的程序正義,那么即便漲價了,公眾也完全可以理解。但在漲價的風聲前,動輒向民眾“吐臟水”,稱其“有事沒事坐地鐵”,這樣的姿態(tài),顯然是不妥當的。 更何況,即便如官方所言,價格杠桿是為了緩解擁堵,這種說法也缺乏必要的根據。畢竟,對于剛需群體而言,如果地鐵票價上去了,那就會被分流到“地上”,使地面上變得更加擁堵,那這樣的價格調節(jié),便不具備治本的作用。而交通專家徐康明也認為,制定高峰時段票價差別化方案,通過價格杠桿分散高峰時段客流壓力,是未來“可選項”之一,但對于“剛性”需要乘坐地鐵的上班族來說意義不是很大。誠如斯言,緩解擁堵的辦法,定然是不斷完善公交設施,而不是依賴漲價,因為于剛需群體而言,再怎么漲價他們也不會宅在家里。 2009年,北京頒布了《北京市建設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綠色交通行動計劃(2009-2015)》,打造“公交城市”的名頭就此開始變得響亮,也成為各地學習的范本與榜樣。因而,就北京地鐵價格而言,無論怎樣調價,都不能背離公交城市這塊名片。此外,在調價之外,我們更為關注的問題是,地鐵服務質量能否真正提升?有沒有配套的疏堵措施等?等等。在地鐵票價進行調整時,我們需要理性客觀的對話,而不是“我跟你講道理,你跟我耍流氓”,動輒對民眾“吐臟水”。 |
相關閱讀:
- [ 12-18]華盛頓地鐵漲價的背后
- [ 12-18]專家:漲價難抑北京地鐵客流高峰 恐增地面擁堵
- [ 12-18]人民日報三問北京地鐵調價: 財政負擔不起了嗎
- [ 12-17]新加坡“地鐵武士”將受鞭刑 揮刀嚇壞乘客
- [ 12-17]北京地鐵擬漲價分散高峰壓力 乘客:連"標"都不治
- [ 12-17]網友吐槽“沒事坐地鐵”:你愿意擠成相片?
- [ 12-17]地鐵安檢如何更便民
- [ 12-17]誰會“有事沒事坐地鐵”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