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是放錯地方的寶貝”,這句話可不是口頭說說了事的。對于池塘清理者和城市清潔工來說,這巨量的淤泥,無疑是需要堆放在別處的垃圾??墒?,我們知道,淤泥是極好的有機肥料。老一輩常常懷念舊時的糧食菜蔬那清甜可口的滋味,那可是用農家肥(有機肥)種出來的。幾十年前,農村的小河里總有幾條船,農民伯伯用罱子從河底罱上淤泥,用木锨舀到河岸上晾干,再挑到地里做肥料。這樣的場景令筆者記憶猶新。如今,這些糧食果樹的天然化肥可是難再見到了。因而,這湖底十萬立方的優(yōu)質有機肥料,一定要被好好利用。 筆者建議,待左海的水抽干后,咱別急著清淤。先開掘幾條深槽,讓淤泥里的水分慢慢滲出,流進槽里。再抽出槽來,晾干淤泥,減輕它們的重量,便于運輸、攜帶。在此基礎上,相關部門便可號召市民將其領回去種花澆園,美化住家;或動員園林部門,將它們圍在公園花樹根部,用做肥料;或動員城建部門,把它們播散在道路綠化帶里,滋養(yǎng)綠植;或允許周圍的菜農、果農將其運走,改善土壤;或批發(fā)給住宅區(qū)的物業(yè)公司,呵護小區(qū)植物。 當然,處理的辦法有了,實施的過程也需規(guī)范。在分發(fā)、運輸這些淤泥時,需要有關部門進行嚴格規(guī)范,以免散落路邊,徒增道路垃圾。如此合理規(guī)劃,即便處理初期或散發(fā)出些許令人不適的味道,但幾天之后,淤泥充分晾曬,味道便會少些。此時,如果能有一兩場“及時雨”,恐怕就更好了。 其實,城市里放錯地方的資源何止淤泥。每年春秋之際的落葉便也是一例。在我看來,落葉何須清掃?留著隨它去,便是一份詩意;落在花草樹根里化作塵泥,又是一份肥料。居民家揀下來的菜葉邊皮又是一例,堆埋在某處或可變成綠植的肥料。既能被充分利用,造福人類,淤泥、落葉、剩菜皮,又何有“垃圾”一說呢? |
相關閱讀:
- [ 08-26]在家上學是一種什么樣的“叛逃”
- [ 06-26]劉志軍勸女不從政是對從政的污名化
- [ 05-23]“透明校服”,別讓身體內心都尷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