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急于給“西瓜辦”下定論
2014-06-03 07:50:57? ?來源: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28日,鄭州市西瓜辦開通官方微博。隨即,西瓜辦在網絡上引起圍觀,網友吐槽并質疑:“西瓜辦”這一奇葩機構究竟是干什么的?到底是個什么機構?30日下午,“@西瓜辦”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西瓜辦只是一個臨時單位,夏末解散。(2014年6月1日新華網) 為了推進某項工作有序進行,建立領導小組,設立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門負責該項工作的推進的日常工作是當前各級政府的一種習慣做法,正如鄭州官方對外界宣稱那樣,這些辦來辦去都是一些臨時機構,某項工作結束也就是這些機構壽終正寢的時候。要說來,這些做法本無可厚非,只要是有利于工作,不成為權力的借光,而且不新增加機構、編制、經費預算等負擔,興許也還能夠說得過去。 十八大以來,中央加強了黨的作風建設,強化了三公經費的管理,規(guī)范了干部行為,這一點不論是公務員隊伍本身還是社會外界都能夠感受到。人們正從廣大黨員干部的作風之變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但正所謂有什么樣的管理體系,就有什么樣的應對方式,現實生活中,一些人不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卻絞盡腦汁打著國家政策的歪主意、歪腦筋。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演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鬧劇。一些地方為了解決一些政策法規(guī)不允許的問題,借著成立臨時機構,用合法化來掩蓋自己的卑劣行徑。 首先是借臨時機構之名,解決公款享樂之實。國家對三公經費的從嚴管理,讓公款旅游、大吃大喝、濫發(fā)錢物無所循形。但一些游慣了的人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怎能經受得住大自然美景的誘惑,自己給錢不僅沒意思還讓自己掉價,花著不心疼的公款出去逍遙自在才能讓人快活。一些吃慣了山珍海味、過慣了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生活的人在面對燈紅酒綠的誘惑時怎能悻悻作罷,變著法子、采用隱形手段也要滿足自己的胃口才能滿足自己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虛榮心。在辛苦之余再編過名目給大家發(fā)上幾個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其次能夠緩解某些人的就業(yè)壓力。雖然說通過改革開放,國家的就業(yè)形勢也得到了根本性的好轉,但要找一個能夠遮光蔽日的好工作也還是不那么容易,特別是國家正式干部現在是逢進必考,更是限制了一些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能耐。但好日子是誰都想過的,正門不通可以走后門,“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先成立一個臨時機構,把自己想幫助的人臨聘近來,雖然沒有正式編制,但可以享受正式編制一樣的各種待遇,因為由勞動合同法伸腰。等到臨時機構解散,可以把自己心儀的對象留下來安排在另外的機構中,一來可以讓他們養(yǎng)精蓄銳,好好復習,準備沖關;二來即或是闖關不成功也可以照常上班,山河依舊,反正工資報酬待遇都一樣的,即或是干一輩子臨時工到了法定年齡也還可以享受退休待遇,何樂而不為。沒有了這些臨時機構做保護傘,硬生生的往機關里塞一個人,就很容易讓人引起懷疑,不能遂人所愿。 由此看來,這些某某辦不但能夠推進工作,也能滿足某些人的奢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有機構,就必須要給經費。吃了喝了用了,開銷全部在某某辦這個臨時機構頭上,用的還是國家三公經費,只是吃過了喝過了機構也就要拆了,即或是你審計機關有“三頭六臂”,你也不會拿一個已經煙消云散的臨時機構說事,再加之就是有風吹草動,那也是某臨時機構惹的事,與政府無關,如果上面盯得緊,拿一兩個臨時人員打他五十大板也就能蒙混過關。同時,有機構就必須要有人辦事,通過臨時機構的臨聘把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的親戚招募進來,再通過各種手段給他們穿上合法外衣,也是這種臨聘機構的功能。 所以說,對這些臨聘機構的關注,不在于它該不該成立,而在于它成立之后干了什么,給社會帶來了什么,是否是為某些人的不良舉動的合法外衣,這才是人們拭目以待的地方。 |
相關閱讀:
- [ 06-03]“西瓜辦”被吐槽的民意走向
- [ 06-03]不管“饅頭辦”“西瓜辦”,關鍵是看怎么辦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