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為“專車”辦個“準生證”
2015-01-08 15:47:3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獲悉,今年1月起,北京市交通執(zhí)法總隊將大力打擊利用互聯(lián)網和手機軟件從事非法運營的社會車輛。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多個軟件提供“專車”服務,實際上就是變相為乘客提供了黑車。這是北京首次公開認定私家車通過打車軟件拉活屬于非法運營。(1月7日 北京青年報) 筆者認為,任何新生事物的產生,必然有其產生的社會背景。試想一下,“專車”服務盛行,背后肯定是需求越來越旺盛的租車市場,這也恰恰反映了正規(guī)出租車公司所提供的出租服務已遠遠不能滿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且看有了“專車”服務,消費者普遍反映比出租車更容易打上,服務周到,坐得舒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的出現(xiàn)滿足了人們可以通過App輕松叫到專屬化出行服務的消費需求,也為消費者出行提供了更多品質選擇,符合也順應消費升級時代人們對于出行需求的升級。另外,“車輛更舒適,服務更人性,安全性也更多保障,消費者還有更多類似機場專屬CIP快捷安檢等的專屬權益,在國外這類服務已經成為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筆者還認為,在當前公車改革,取消一般公務用車的背景下,“專車”還能充分整合、優(yōu)化盤活傳統(tǒng)汽車租賃市場,有效提高其閑置車輛使用率,間接減輕交通壓力。此外,更可以作為公車改革、企業(yè)用車的有效解決方案。 有了上述好處,為何官方會明令禁止,筆者實在不敢茍同。從官方說法上看,應該是利用網絡平臺和手機軟件預約租車屬于未取得運營資格擅自從事非法運營,同時乘坐“專車”沒有安全,發(fā)生意外就很難追責。對此筆者認為,如果僅從這兩點考慮,顯然不會說服大眾。試想一下,如果說乘坐帕薩特比乘坐北京現(xiàn)代缺乏安全性,還真有點說不過去。如果只是因為“專車”無運營資格,那么相關部門為何不在罰款之余,幫助他們辦到“準生證”,讓這些“專車”名正言順地留下來,繼續(xù)為乘客服務? 所以,還真希望相關部門在制訂政策時認真考慮一下民生需求,不要因為個別部門或群體的利益受損,而去讓公眾來埋單。同時也真心希望國家相關部門認真的搞好調查研究,把這個爭論的話題擺上桌面,讓公眾們討論一下到底該如何去對待,如果真在爭論中有了結果,需要更改相關法律條文,那豈不是以法治國又前進了一大步? |
相關閱讀:
- [ 12-26]“專車”還是“黑車”?
- [ 12-23]“天價打車費”折射監(jiān)管缺位
- [ 10-21]沒必要“禁打車軟件顯示目的地”
- [ 07-18]打車軟件統(tǒng)一管理能否帶來良性競爭
- [ 06-03]打車軟件會變成誰盤里的“菜”
- [ 05-29]“召車平臺”被“統(tǒng)一”的只能是規(guī)范
- [ 05-29]規(guī)范打車軟件應立足放活競爭
- [ 05-29]打車軟件統(tǒng)一管理要避免行政越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