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首页_99re免费精品视频_中文人妻精品一区在线_亚洲人成黄69影院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民生巷議 > 正文

變味的職稱評審理應取消

2015-09-07 10:10:15?胡小達 朱海滔?來源:法制日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國家評定職稱的本意是鼓勵專業(yè)人才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努力學習、不斷進取。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現行職稱評審制度的許多不科學、不合理、不公平之處也顯露出來】

新華社9月5日發(fā)布題為《職稱英語“闌尾”該切掉了》的文章,文章指出,職稱英語根本無法提升考試者的應用能力,與大多數崗位的實際工作要求也關系不大,是典型的“闌尾”,更為荒誕的是,這個“闌尾”已經得了嚴重的炎癥,阻礙各類人才脫穎而出。文章表示,相關部門應該順應民意和簡政放權改革方向,下決心破除既得利益干擾,盡快切掉職稱英語這個發(fā)炎的“闌尾”。

國家評定職稱的本意是鼓勵專業(yè)人才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努力學習、不斷進取。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現行職稱評審制度的許多不科學、不合理、不公平之處也顯露出來?!吨袊嗄陥蟆飞鐣{查中心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4.6%的人贊成取消職稱評審。調查中,76.5%的人意識到目前職稱的最大問題是,職稱評審制度不能反映人的實際能力;74.2%的人指出,職稱評審造成尋租、作假、腐敗現象嚴重;65.7%的人表示,名額分配中潛規(guī)則重重,拉關系等現象層出不窮。

變味的職稱評審容易淪為各類腐敗的溫床。教育行政部門和人事部門執(zhí)掌著評定職稱的大權,為攫取部門利益,給職稱評定設置了道道門檻,需要發(fā)表論文、考職稱外語、考職稱計算機……等等,而這些都要繳納數額不等的費用。于是,某些主管部門把職稱評審當成撈錢的“聚寶盆”。而且由于職稱是人為進行評審,某些人在這一過程中以權謀私,導致了職稱評定中的權力尋租和學術腐敗等等。

變味的職稱評審助長了弄虛作假的風氣。評審需要論文和各種獎項,一些專業(yè)期刊趁機獅子大開口,公開索要發(fā)表論文的版面費。一些專業(yè)學會、教研組織也借機大搞各種評獎活動,把評獎當成公開撈錢的手段。而另有一些學歷不夠或沒有能力撰寫論文的人,則利用弄虛作假的手段,搞假學歷,假文憑,請人代寫或剽竊論文等。

變味的職稱評審可能導致新的社會不公現象。由于受指標、任職資歷、任職年限等限制,造成有些水平高卻在低級別單位工作的人,終身只能拿低級別的職稱;還有一些具有實力的青年人員也因受資歷的影響難晉升高職稱。而一些才干平平在高級別單位的人,卻能輕松的拿到高職稱享受高待遇,很多被評上某某職稱的人其實際能力并不及沒有被評上職稱的人,甚至有些靠投機取巧的人得到了職稱,也能享受相應的待遇。這種不公平的現象,無疑會挫傷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職稱是經專家評審、反映一個人專業(yè)技術水平并作為聘任專業(yè)技術職務依據的一種資格,但是由于許多地方和單位把職稱和工資、住房等待遇掛勾,人為地賦予了職稱更多的內涵。變味的職稱評審也使得為了謀取個人私利,不少人千方百計爭擠職稱這座橋,職稱考試已成為國內最大規(guī)模的三大考試之首。為了評職稱專業(yè)技術人員花費了大量精力,好多人就放下本職工作,一門心思去干對職稱評比有利的事情。調查中63.3%的人表示,人們?yōu)槁毞Q耗盡心力,“職稱,已成中國之‘累’”。

一個人的專業(yè)能力應當是能否評上職稱的最根本要求。如何讓職稱評審不變味,筆者以為,可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取消國家統(tǒng)一的評聘職稱制度。根據需要設定規(guī)范的崗位等級和技術職務制度,建立以崗位定薪、薪酬與業(yè)績掛鉤等更為科學、公平、合理的市場型薪酬體系。二是改革現行的職稱評選制度。首先職稱評審不要和崗位、待遇等掛鉤。職稱象征著一定的身份和能力,不代表崗位。是否聘用,則應根據崗位需要,也就是要嚴格執(zhí)行評聘分開。其次,專業(yè)技術職稱改由各單位根據各自需要,自主評聘,把“全國糧票”改為“地方糧票”,這樣的職稱也更實用和實際些,也才更有利于促進各類人才脫穎而出,讓廣大勞動者更好地施展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才能。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