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注意官方辟謠,那你很有可能,被近日網上瘋傳的“蘭州張掖路步行街城管打暈發(fā)傳單小姑娘”視頻標題所誤導。 不妨對新聞進行簡單復盤:11月15日,兩名女子在步行街散發(fā)廣告?zhèn)鲉?,城管?zhí)法隊員經長時間勸阻無效,暫扣了其中一人的傳單。兩女后尾隨到值班室,謾罵、撕扯城管執(zhí)法人員,并叫來多名男性對其進行辱罵、毆打。接到報警趕來的警察,在口頭警告無效的情況下,被迫拔槍示警,控制事態(tài)。 以上是目前官方對“蘭州圍毆城管襲警事件”公布的調查結果。由于缺乏記錄整個過程的視頻做交叉印證,尚不能對城管到底為何被圍毆下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網上視頻中的城管和警察并無出格舉動,執(zhí)法行為也合乎規(guī)范。相反,現場倒是有一堆好事者,對執(zhí)法人員進行言語攻擊和人身威脅??戳恕俺枪艽蛉恕睒祟}就興奮的網友,難道就沒有想過,自己不過腦的轉發(fā)、評論,會給事實認定形成錯誤引導,并給當事人帶來極為不利的負面影響? 客觀地說,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管在城市發(fā)展中的角色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媒體對于這個職業(yè)群體的關注,也逐漸從集中于負面新聞向客觀、平衡報道轉變。不過相比于文明執(zhí)法、規(guī)范執(zhí)法,極個別的“城管打人”新聞,無論真假,總是更能吸引媒體和公眾的眼球。在“城管=打人”慣性思維者看來,城管面對的,都是為了生活上街擺攤賣藝的弱勢群體——手無寸鐵的他們,怎么可能反過來圍毆城管?因此,寧可相信城管打人,也不信城管會被打,是一些人在看到新聞后的第一反應。 這樣的推理當然并非空穴來風,引發(fā)“合理想象”背后的社會心理成因,確實值得城管部門檢討和反思。然而,質疑、詰問也好,批評、譴責也罷,一個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充分了解每個事件發(fā)生的前因后果和來龍去脈。僅靠一段不完整的視頻,幾張不同時間段的截圖,或許可以還原事件的大概面貌,但沒有更關鍵、更有說服力的情節(jié)、細節(jié)來支撐,難免會讓事實一步步走向“失實”,這在以前“昆山一店主誣陷城管打人”等事件中也屢被印證。不負責任的臆斷,斷章取義的拼接,無論是對彌合社會分歧,還是對提高城管部門公信力,都會造成難以避免的沖擊與傷害,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想看到這樣的“失實”發(fā)生,也不會愿意使自己成為造謠、傳謠的幫兇。 “對于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比站在道德制高點發(fā)泄一時情緒更重要的,是如何讓理性思考成為行動的先導,而這恰恰是當前一些網友所欠缺的。對“蘭州圍毆城管襲警事件”,當人們急著下定論的時候,其實更應該追問,除了現有的資料,是否還有更全面的證據,來佐證自己的判斷?即便沒有,能不能等各方說法都出來后,再來檢討執(zhí)法人員的行為對錯?成熟、寬容的輿論環(huán)境,不僅有利于問題的迅速解決,也有助于緩和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緊張氣氛,早日跳出“以暴制暴”的怪圈。 炒股、買基金需要冷靜觀察和獨立分析,因為這關系到切身經濟利益;對待城管暴力執(zhí)法的新聞,同樣需要一點較真勁兒,不能盲從與輕信,因為這關系到公共利益的維護和城市管理的穩(wěn)定。事實上,目前全國不少地方,為一線城管執(zhí)法人員配備了執(zhí)法記錄儀,并邀請第三方進行現場公證,最大程度避免與被執(zhí)法對象的摩擦、沖突,保護相對人合法權利。這些舉措,無疑對今后的城管執(zhí)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也為記錄全過程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謠言止于智者,更止于知者;關注就是力量,圍觀也是壓力。與其跟風指責,不如讓新聞再沉淀一會兒:在城管執(zhí)法日益規(guī)范化、透明化的今天,撣走披在真相身上的灰塵,需要的只是多一點點理性和耐心。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