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到18日,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在浙江烏鎮(zhèn)舉行,與會的2000多名嘉賓來自世界五大洲1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包括8名外國國家領導人、20多個國際組織的負責人。 在有著千年歷史的烏鎮(zhèn)舉辦以互聯網為主題的世界級大會,可謂是獨具匠心的選址策劃,其象征意義頗為引人注目。在期待一場傳統(tǒng)與現代碰撞與融合的盛典之際,我們也需要深入思考,互聯網之于當代中國乃至世界的意義。 互聯網進入中國只是最近十幾年的事,在早期對互聯網的引介中,互聯網的應用前景幾乎描繪出了一幅未來世界的圖景,仿佛天方夜譚一樣。作為新鮮事物的互聯網,給很多中國人的印象是“虛幻”和遙不可及。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近年來互聯網的發(fā)展卻如雨后春筍一般迅速成長壯大,全方位進入生產生活領域,并踏踏實實地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財富神話,不斷刷新著商業(yè)奇跡。 互聯網行業(yè)的崛起讓其成為不折不扣的經濟增長新動力,得到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被寄予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厚望。但需要指出的是,互聯網這一關鍵詞的含義,其實已經遠遠超越了一項技術發(fā)明和工具,甚至不止于一個蓬勃的新興產業(yè),互聯網正成為一種經濟新業(yè)態(tài),創(chuàng)造一整套不同于以往的社會運作方式與邏輯。 互聯網所搭建的信息平臺,不僅是一個溝通渠道,更構成了一個“真實”的網絡社會,擴展著現實空間。據統(tǒng)計,截至2015年6月,中國互聯網普及率為48.8%,網民數量已達6.68億人,并且依然在持續(xù)高速增長中。這意味著網絡已經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公共空間,活躍在這里的“網民”和他們傳達出的聲音,很難說只是網絡里的“虛擬”存在,換言之,網絡與現實之間的隔離正變得越來越模糊。 今天,在人們對學習、工作和生活、交往的想象中,互聯網是不可缺少的一大要素。這種自然而然融入日常習慣的網絡思維,讓很多人的生活變得離不開網絡。發(fā)源于網絡的文化對主流文化的影響也與日俱增,很多時候,網絡就是當代文化創(chuàng)作的主要陣地之一。在這個意義上,要把網絡與現實截然分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隨著對互聯網認識的不斷深入,對于國家而言,意味著在傳統(tǒng)國土空間之外出現了“新疆域”?;ヂ摼W誠然讓世界越來越像一個“地球村”,為人類的交流溝通提供了極大便利,但現實來看,還無法成為一個超國家存在,人類的經濟、文化、安全基本還是以國家形態(tài)來承載。互聯網時代的國家主權、國家發(fā)展權益等重大問題,每個國家都不會掉以輕心。 經濟的新業(yè)態(tài),社會的新空間,國家的新疆域,應當成為我們認識互聯網的全面維度。也只有在這個維度上,才能更清晰地看到互聯網在國家中的重要地位,看到建設網絡強國的戰(zhàn)略意義?;ヂ摶ネǎ蚕砉仓?,打破對互聯網的恐懼,主動擁抱互聯網,已是大勢所趨,但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應當納入國家治理體系,也應是不容回避的共識。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