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鄭州警方通報了一起離奇“雇兇殺己”案:一殘疾人因對未來失去信心,雇別人殺害自己。警方通過38天的努力,偵破了這起案件,將執(zhí)行殺人計劃的嫌疑人抓捕歸案。目前,策劃人兼受害人仍在昏迷中,殺人的男子涉嫌故意殺人罪已被逮捕。(3月30日《鄭州晚報》) 無論是“雇兇殺己”的策劃人兼受害人,還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涉嫌故意殺人者,都可稱其為“奇葩”,并給我們深刻的警示。細數起來,主要有“四宗罪”。 一是法律意識淡薄。殺人償命,這個連小孩都知道的基本常識,在受害人和殺人者看來,就是一筆“交易”。認為自殺是自己的權力,花錢找?guī)褪?,沒什么過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你情我愿,似乎也跟法律無關,折射了他們法制觀念的淡薄。別說直接殺人是故意犯罪,就是見死不救也涉嫌“間接故意殺人”。 二是生命價值迷失。人生的價值在于奮斗。對未來失去信心,就想一死了之,這是弱者的體現;生命不僅屬于自己,也屬于社會和家人,一個人的死,意味著價值全無,這不僅是對生命的不負責任,也是對他人的不負責任。而對于殺人者來說,更是不將別人的生命當回事,難道金錢比一個人的生命還寶貴嗎? 三是精神世界空虛??陀^而言,受害人曾因一場車禍高位截癱而行動無法自理,使得精神生活處于空虛狀態(tài)。這跟家人關心照顧不夠有關,但主要還是自己喪失了追求,心靈無處安放。而這位殺人者,更是不思上進,游手好閑,所以網上出現有“幫人自殺還有錢賺”的好事,便欣然而從。這豈不是一種悲哀! 四是人情關系淡漠。人與人之間本應互相關愛、互相幫助。按說,無論在現實生活還是虛擬世界中,遇到有人稱自殺,都應當伸出關愛之手,幫其樹立生活的信心。一句溫暖的話,往往就可以挽救一條生命。然而,這位殺人者卻心如死水,完全沒有人情味,不僅不勸阻,反而做起了幫兇。實在令人可嘆! 這起“雇兇殺己”案,折射了當下在法制教育上的漏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的短板。如果我們的社會、學校和家庭強化了相關教育,想必就可能避免這樣離奇的悲劇發(fā)生。 |
相關閱讀:
- [ 03-31]“護欄殺人”警示城市管理精細化
- [ 03-31]街邊護欄為什么能“殺人”?
- [ 02-25]裁定梁彼得過失殺人,理由之間自相矛盾
- [ 12-31]保姆涉嫌殺人案
- [ 11-24]“奸妻案”演變?yōu)椤皻⑷税浮钡亩嘀刈穯?/a>
- [ 11-19]富豪受脅迫殺人 該當何罪?
- [ 11-18]富豪遭脅迫殺人背后的民意與法意
- [ 11-18]富豪被脅迫殺人有沒有罪?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