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條件避免房地產市場硬著陸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12-01-04 編輯:黃水來
3.房地產杠桿率低,風險主要通過產業(yè)鏈傳導 盡管我國房地產已具備一定的金融屬性,但杠桿率仍較低。銀行貸款要求的首付比率較發(fā)達國家高得多,二手房市場的抵押品放貸率也只有60%左右。我國老百姓對住房看得很重,輕易不會出現美國式的大量“止贖”。而且中國人不喜歡大量負債,家庭的整體負債率很低。2010年,住戶貸款/GDP只有28%,而在此輪危機爆發(fā)前夕的2006年,美國的家庭債務余額與GDP之比高達170%。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土地貸款、開發(fā)貸款和購房貸款)占全部貸款余額在20%左右,按揭貸款只占GDP的12%,比美國低了60個百分點,按揭貸款證券化率為零。另一方面,由于我國房地產市場以新房為主,房地產行業(yè)對上下游產業(yè)和地方財政收入均影響較大。2010年房地產增加值就已占GDP的5.56%,加上建筑業(yè)增加值合計占比更是高達12.22%。 綜合上述情況,我國房地產市場調整可能引致的風險將主要通過產業(yè)鏈傳導,并不會像美國那樣由于房地產內部的去杠桿化而引起金融市場的塌陷。任何有助于保持宏觀經濟平穩(wěn)、保持地方必要財政收入的措施,都能有效降低房地產調整風險。同時房地產風險的傳導過程,也會因產業(yè)鏈條的多層次而具有一定時滯,從而為化解風險提供了必要的時間和空間。 4.房價回落是政府主動調控所致,并非供求關系出現逆轉 2010年以來,為促使房地產市場長期健康發(fā)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調控措施,抑制了房價的過快上漲,削弱了房地產市場的金融屬性。當前一些城市出現的房地產價格回落,是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而非房地產市場自我惡化、發(fā)展乏力所造成。針對今后我國房地產市場的走勢,政府仍擁有很大的政策調整空間和靈活度。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