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逾30個城市欲耗巨資重建古城
來源:法制網 2012-11-17 編輯:唐麗萍
一筆旅游、地產經濟賬 “古城重建的動機很少是為了文物保護,大部分是為了搞旅游、搞地產開發(fā)?!北本┐髮W城市與環(huán)境學院教授吳必虎說。 在2009年聊城古城保護與改造動員大會上,聊城市一位領導公開感慨,原汁原味的“天下第二樓”光岳樓、傅斯年紀念館知者寥寥。“究其原因,就是由于我們的文化旅游業(yè)發(fā)展不夠?!币虼耍懦堑母脑扉_發(fā)被寄望成“旅游業(yè)發(fā)展的龍頭,帶動經濟發(fā)展,帶動老百姓發(fā)家致富”。 事實上,諸多重建的古城并不隱諱打著“旅游”字樣的別名,如堯帝古城又稱金湖印象旅游城,銀川西夏古城亦稱西夏商業(yè)文化旅游博覽園。 據阮儀三觀察,當下這股古城重建的風潮正是肇始于麗江、平遙、烏鎮(zhèn)等古城古鎮(zhèn)旅游業(yè)興起之后?!叭思夷軌蚋愫茫覀円惨粯幽軌蚋愫?,完全能夠實現(xiàn)后來居上?!鄙鲜隽某鞘蓄I導如是說。 地方政府已然運籌帷幄。聊城市政府的招商文件顯示,恢復建設歷史文化景點投資約為1.78億元,建成后,年客流量約為30萬人次,可收入1億元左右。而大同市更是曾公開期許,未來旅游人數將達到每年300萬人,以100元門票算,一年即是3億元,這還不包括餐飲購物等。 僅僅旅游開發(fā)的目的并不足以解釋全部。趙中樞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如果僅僅為了旅游或保護古城,完全可以通過麗江、平遙那樣的新舊分離模式,抑或當下在北京等地推行的旨在避免大拆大建的微循環(huán)漸進式的整修,但這樣的方案卻被聊城等地棄之不理。 “拆了老房建新房,有GDP和房地產收入,修老房子,費錢、又沒有收入?!比顑x三如是解釋地方政府推倒重來的動力。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