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在完善基層民主制度中促進婦女在村居委會中的參與和比例。黨的十八大報告將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作為完善基層民主制度的重要內容。回顧中國基層民主建設走過的二十多年,婦女參政得到重視。各級婦聯組織積極推動促進婦女參政的相關法律政策出臺,婦聯組織積極開展各種工作,以提升婦女參政的能力。目前已經形成了黨委、政府、婦聯和社會各界密切合作、共同促進基層婦女參政的局面。相信在貫徹落實十八大提出的加強基層群眾自治過程中,通過相關部門的重視和努力,一定會極大提高農村婦女參政比例和能力,并改變婦女擔任村“兩委”正職比例偏低的狀況。
第三,在深化行政體制改革中促進婦女參與政府管理和國家性別平等機構建設。十八大報告將深化行政體制改革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出了今后一段時期行政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包括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穩(wěn)步推行大部制改革等一系列措施。
回顧中國行政體制改革走過的歷程,一是婦女參與政府管理得到重視。中組部《關于進一步做好培養(yǎng)選拔女干部、發(fā)展女黨員工作的意見》中規(guī)定:“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市(地、州、盟)黨委、人大、政府、政協(xié)領導班子要各配一名以上女干部,縣(市、區(qū)、旗)黨委、政府領導班子要各配一名以上女干部,省、市、縣三級黨政領導班子后備干部隊伍中的女干部,應分別不少于10%、15%和20%”,有力地促進了婦女進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二是建立了國家促進性別平等的機制——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起草頒布了國家婦女發(fā)展綱要。目前,國際社會在行政管理中不僅注重性別平等,為了促進婦女進入政府管理,還積極實行向婦女傾斜的政策,即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提出的“為加速實現男女事實上的平等而采取的暫行特別措施”。將性別平等納入行政體制改革,有助于解決多年來的女公務員提前退休、女性擔任領導的“三多三少”等問題,提升婦女參政水平,并使行政體制改革兼顧公平和效率。
經驗表明,提高婦女參政水平的有效辦法,就是制定專門的比例。中國共產黨早在20世紀20年代中央蘇區(qū)的時候就規(guī)定了25%的婦女參政比例,在延安邊區(qū)政府也有相關規(guī)定。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已經形成了以憲法為框架,以婦女權益保障法、選舉法等專門法律為基礎,以黨政部門頒布的文件和綱要為指南和目標,以地方實施辦法和綱要細則為落實的促進婦女參政的法律政策體系。這為進一步促進婦女參政奠定了基礎。但是,要落實這些法律政策,還應在三個方面努力:一是進一步提高女性參政比例,向聯合國倡導的30%的基本比例邁進;二是提高操作性和創(chuàng)新性,一方面要以有效措施確保優(yōu)秀的婦女脫穎而出,另一方面要防止有關婦女的比例成為限制更多婦女進入領導崗位的制約;三是提高執(zhí)行剛性,對執(zhí)行比例規(guī)定不力的部門和單位加大監(jiān)督、糾正的力度。
我們相信,有黨政部門的高度重視,有各級婦聯的積極參與,有廣大婦女的主動作為,中國婦女參政一定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本報特約評論員 杜潔)
- 2012-12-24美南灣華裔融入主流 黨派政治運作影響參政布局
- 2012-12-24美大選南灣華裔參政現乍暖還寒景象 草根階層崛起
- 2012-12-24美南灣華裔融入主流 黨派政治運作影響參政布局
- 2012-12-21聚焦2012華人事件:華人參政、捍衛(wèi)唐人街成熱點
- 2012-12-05女性參政有助于抑制腐敗 或因不愿冒險收受賄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