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婦聯(lián)新聞> 視點聚焦
> 正文
絲綢之路、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0年12月21日是北京地安門外的后門橋修復后對游人開放的第一天,大批老北京市民前來觀看重現(xiàn)歷史風貌的后門橋。后門橋是京杭大運河的一處重要遺跡。后門橋原名萬寧橋,亦稱地安橋,始建于元代,后由于歷史原因被廢棄,橋身下半部埋入地下。經過修復,后門橋恢復了原來的風貌,成為北京什剎海景區(qū)的一處重要古跡景點。 6月22日,正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并通過中國提交的“大運河”申遺申請。至此,“大運河”作為文化遺產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新華社發(fā)
相關新聞
- 2014-06-23南京大屠鐵證不容爭辯 理應成為世界遺產
- 2014-06-23絲綢之路、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2014-06-22北京將加快建立大運河遺產監(jiān)測系統(tǒng)
- 2014-06-22大運河申遺成功 專家:后申遺時代遺產保護任重道遠
- 2014-06-22中國大運河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