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已白發(fā)皤然,但她年輕時對父親“事事必請示”的習慣沒有改變。每年大年三十早上,我貫例回娘家,有一次正好遇上母親和父親在切白灼雞。母親一手拿菜刀,一手扶雞腿,父親拿著木錘子(切雞助力用)站在一旁,兩人正在對著白灼雞左瞧瞧右瞧瞧。這是我小時候常見的畫面。砧板上的雞已被分成了兩半,刀口正對準肋骨處,母親問:“這樣哈?”“過來一點,再過來一點……好了?!备赣H緩緩地舉起木錘,“咔嚓”一聲,一塊雞肉才敢分離。一只雞切幾塊?怎么切?都是父親講究的。我站在一旁欣賞父母的默契,忍不住“噗嗤”笑了。我明白,這是父親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兄弟姐妹多,在我們小的時候,要是哪塊肉切得不剛好,就有可能引起餐桌上的混亂局面,出現(xiàn)“你說我的大,他說他的小”,于是父親調解半天才平息。大過年的,大人們最難的就是管住孩子們的嘴巴。據(jù)說,不吉利的話會影響次年一整年的運氣,所以,父親不得不認真。然而現(xiàn)在,父母每次都希望我們多吃些,再說,我們也擔憂營養(yǎng)過剩,但父親仍堅持那原則,那習慣,母親卻絲毫沒有提出“改革”的想法。切完肉,母親準備煠肉祭祖。母親又問:“這刀(量詞)肉先煠哈?”父親瞧了瞧,“那刀吧。”母親放下這刀,提起那刀。我看不出這刀那刀有什么不同??傊依锎笫滦∈?,都由父親作主。母親不經(jīng)父親同意,從不隨便回娘家;干農活幾時去,幾時回;施肥從哪邊田頭先開始。母親都習慣性地征求一下父親的意見。母親一輩子尊從父親,有時我也想知道母親的感受。母親說:“你父親就是脾氣不好些,其他都好。”母親還舉例說明:1978年的一天,母親砍了大隊的幾枝松樹枝,被護林員發(fā)現(xiàn)。第二天,護林員查到外婆家(母親習慣把生柴寄在外婆家曬干了再挑回家),拉走了那些樹枝,并威脅外婆,讓母親自覺到大隊部罰站一天。外婆嚇壞了,責備母親:“你膽大能通天,敢干這事”。母親感覺自己犯下了滔天罪行,手腳發(fā)軟,吃不下飯。母親把情況如實告訴父親,父親安慰說:“護林員說這話是出于責任,要讓你們下不為例,不必太擔心!再說,那樹枝也沒作記號,用什么證明是你砍的?!甭犃烁赣H如此在理的分析,母親跳到喉嚨的心一下復位。母親講述時,流露出滿懷感恩之情!母親自從嫁到我們家,踏踏實實地做家庭。對父親百依百順,對孩子很少打罵,對待奶奶象親娘。在我的印象中,母親從沒當著奶奶面頂嘴過。農忙季節(jié),母親必須緊跟父親上山下田,常常早出晚歸,家務事、帶小孩全由奶奶一人承擔。弟弟還小的時候,奶奶一邊背著弟弟,一邊曬谷物。每每到了傍晚時分,我和妹妹吵著要吃飯,弟弟餓著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奶奶干活也不是,哄我們也不是。我經(jīng)常聽到奶奶說:“我寧愿下地去干活,你娘沒心肝,孩子這么小,也不先回來,一定要和你爸同去同回?!闭f著說著,母親剛好收工回來,站在奶奶旁邊。母親知道奶奶在說氣話,即使被冤枉,也從不反嘴。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奶奶臥床不起,全由母親和嬸嬸照料,喂飯、處理大小便、給傷口擦洗、換藥,還要值夜班。父親和叔叔不但“不插手”,還認為這理當是媳婦的事,但倆媳婦沒有因為男人的不理解而薄待了奶奶。比如,一向愛喝開水的奶奶,自從臥床,就盡量少喝開水,怕增加母親負擔??墒?,母親知道奶奶沒有開水比沒有三餐更難過日子,所以,都是母親先問奶奶要不要喝開水,每次總要說:“多喝一點吧!”直到最后,母親還堅持為奶奶守靈,一會兒一會兒給奶奶燒錢紙。作為媳婦,母親難能可貴。奶奶真是好福氣!每一次給奶奶燒“七”,我都見到母親傷心落淚。我以為,只有真情,才有熱淚。母親從14歲嫁到我們家,與奶奶相處37年,跟奶奶的感情勝過外婆。這樣的婆媳關系,若能世代沿襲、鄰里效仿,那空巢老人、孤獨老人就會稀罕得象熊貓一樣。我以為,母親用平凡生活中的點滴,也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