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首页_99re免费精品视频_中文人妻精品一区在线_亚洲人成黄69影院

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婦聯(lián)新聞> 婦聯(lián)要聞 > 正文
“三個注重”:文化資源與實踐路徑
www.vacances-vacance.com?2015-05-15 11:00:20? ?來源:中國婦女報    我來說兩句

家是中國人倫理文化之根

與西方社會的個人主義不同,中國傳統(tǒng)倫理文化重視以始于家庭關系來實現(xiàn)個人的社會和自身價值,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每個人的倫理訴求。家是中國人倫理文化之根,因而當代中國人應當盡心盡力地維護和建設小家和“大家”,因為她們才是我們快樂幸福的源泉。

□ 肖巍

在中國,家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如果說令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魂牽夢繞的是上帝,那么中國人則始終情系的是祖國和家園,即便浪跡天涯,哪怕是跨越萬水千山也要落葉歸根。家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可以讓人恣意地放松身心,安寧和慰藉的港灣。入夜,當你舉頭細數(shù)繁星和仰望明月時,我相信你滿懷的一定是鄉(xiāng)愁,心中點燃的肯定是家的燈火。

家國同構(gòu)與中國傳統(tǒng)“家文化”

家之所以對中國人有如此重要的心靈意義并不是偶然的。人類在進入文明社會的途中實際上走了兩個方向,出現(xiàn)了兩種家庭文化。西方文明大都是從家族到私產(chǎn)、再到國家,家族關系被私產(chǎn)打破,形成以獨立的個體與國家發(fā)生關系的格局,因而就有了個人主義、社群主義、自由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等形形色色的倫理文化,自古希臘開始,其倫理精神便是追求個體的自由與價值。而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nóng)業(yè)大國,要以土地為生,無法挪動的土地讓一家?guī)状硕急仨毶钤谝黄?,于是便形成四世同堂的家族文化和與之相應的社會制度。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家國關系是同構(gòu)的,家與國之間并沒有私產(chǎn)的隔斷,這種性質(zhì)的國家被稱之為社稷。

與西方社會的個人主義不同,中國傳統(tǒng)倫理文化重視以始于家庭關系來實現(xiàn)個人的社會和自身價值,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每個人的倫理訴求,其人生價值追求的向度在于貢獻。春秋時代便有“三不朽”之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睂τ谛欧罨浇痰奈鞣饺藖碚f,得到上帝的寬恕和恩典便可以進入天堂,而對于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中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看你為國家、社會和他人,包括父母和家人做了什么有意義的事情,增進了社會和整體的“大善”,而為國家、社會和他人服務便是為家庭立功,因為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這正如孟子所言:“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倫理要始于并基于家庭倫理,并以此為范例和雛形。人的品德培養(yǎng)和道德教育也要從家庭開始,儒家倫理把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人際關系概括為“五倫”:“君臣也, 父子也, 夫婦也,兄弟也, 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規(guī)定好每一個人、每一種倫理角色所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同時,治家與治國是一個道理,要以治家的倫理精神治國,治國始于治家。《漢書》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墨子也認為“治天下之國若治一家”。

在中國傳統(tǒng)家庭倫理文化中,有一個頗有意思的爭論,即什么是家庭倫理之始或之本?《易傳》認為是夫婦之倫。而孔子和孟子則強調(diào)孝悌是人倫之始, 是仁之根本,也是人最應當具有的美德。但事實上,《易傳》、荀子和孔孟學說是殊途同歸的,因為它們都試圖從歷史與現(xiàn)實縱橫兩個維度上搭建起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人倫關系網(wǎng)絡,無論從哪里出發(fā)都未偏離幸福家庭與和諧社會的同心圓。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