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蒙冤”多多,并非肥胖“真兇” 說到人們不愛吃主食的原因,霍軍生分析,“擔心長胖”位列第一,還有人覺得“主食吃多吃少問題不大”。其實,這些都是關于主食的誤解,急需澄清。 首先,主食并非肥胖的“真兇”。主食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脂肪一起被稱為產(chǎn)能營養(yǎng)素,三者講求平衡,任何一種攝入過多都會變成脂肪。同等重量下,碳水化合物所產(chǎn)生的能量易被身體利用,而脂肪所提供的能量約是碳水化合物的2.2倍,且不易被利用,所以攝入過多脂肪更易導致能量過剩。在我國相對發(fā)達地區(qū),富含脂肪的動物性食物消費量超過需求,谷類攝入不足,導致食物能量攝入過高,這才是肥胖的禍源。 其次,靠不吃主食減肥副作用大。美國曾流行低碳水化合物減肥法,如今這一理論已被糾正,因為其沒有長期的減重效果,而且可能產(chǎn)生副作用。有報道指出該方法可能導致口臭、腹瀉、疲勞和肌肉痙攣,甚至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第三,控制血糖也要吃主食。不少糖友為控制血糖,盲目減少主食攝入,長期處于半饑餓狀態(tài),這樣并不利于控制病情。目前糖尿病膳食控制指南通常不要求糖尿病患者顯著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但強調選擇升糖指數(shù)較低的食物。 主食其實是個寶,對全身健康有好處 中國人的主食以谷物為主,主要有大米、小米、小麥、玉米等。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主食種類越來越豐富,馬鈴薯、紅薯等薯類也成為主食佳選?;糗娚赋?,主食中富含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物質,對構成機體組織、維持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心臟正常功能、增強耐力、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意義??梢哉f,主食是個寶,對全身健康都有好處。 1.調控血糖和血脂。燕麥的蛋白質含量在谷物中是較高的,其氨基酸構成也利于消化吸收。另外,燕麥還富含具有調控血糖和血脂功能的成分,如β葡聚糖。 2.給腸道添活力。多數(shù)未經(jīng)深加工的谷物都富含膳食纖維,利于預防便秘、促進腸道蠕動。其中,蕎麥比較突出,其膳食纖維含量是大米的十幾倍,還含有保健成分蘆丁、槲皮素等,有助調節(jié)餐后血糖。 3.保護視力。每100克紅薯的胡蘿卜素含量高達750微克,對于健康的成年人來說,每天吃半塊紅薯(約200克)就能滿足所需胡蘿卜素。胡蘿卜素能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能保護視力、預防夜盲癥、防止皮膚干燥、抗氧化。 4.增強免疫力。每100克馬鈴薯所含的維生素C為27毫克,高于多數(shù)根莖類、鮮豆類和茄果類蔬菜。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鈣、鐵和葉酸吸收等作用。作為薯類,馬鈴薯還富含淀粉,可減少維生素C的流失。 |
- 2015-07-13“新形勢下完善生育保險制度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專家座談會召開
- 2015-07-10衛(wèi)計委:多省生育服務證辦理時間縮短為10天
- 2015-07-09生殖專家:想晚生育而冷凍卵子要慎重
- 2015-07-07寧德市違法多生育者不予報考公務員
- 2015-07-03三明市調整養(yǎng)老、工傷、生育保險費繳費基數(shù)
- 2015-07-03“女工必須按時懷孕”是侵犯生育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