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豐收 作為70年代末出生的一代人,他是聽著《便衣警察》主題歌《少年壯志不言愁》成長的一代人,他特別喜歡這首歌,尤其是歌詞中“為了母親的微笑,為了大地的豐收”。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要做到這些,遠比歌中所唱的要難上千百倍。 2014年4月10日,他安頓好母親住進省腫瘤醫(yī)院后,如期到安溪縣虎邱鎮(zhèn)雙格村開展工作。雙格村是個“空殼村”(無村財收入、無集體資產),地勢偏僻、分散、邊遠,產業(yè)結構單一,經濟社會發(fā)展十分落后,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扶貧村。到村第一天,就有村民當眾問他,高書記,你是省上干部,帶了一千萬來的吧?他只有苦笑著回答,沒帶一分錢,都要靠我們自己努力去爭取。農村貧困問題的深度和廣度,超乎想象。有歷史遺留的錯綜復雜的各種問題,有村干部班子軟弱渙散的問題,還有姓氏利益、自然村利益和宗族勢力,更有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的問題。在他看來,工作環(huán)境固然復雜而繁重,但雙格村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良,發(fā)展基礎仍在,是一塊“高山璞玉 “,期待的是”精彩綻放“。 他用心扶貧。根據雙格村實際制定了發(fā)展規(guī)劃,通過近兩年的努力全村共硬化、拓寬自然村道路10公里,茶山步道8公里,蓄水池200立方米,垃圾圍30個,葫蘆灣幸福小區(qū)開工建設18戶,完成葫蘆灣觀光道路建設,使雙格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也讓群眾真真切切感覺到扶貧帶來的變化。 他用情處事。作為一名從閩北偏遠山村走出來的孩子,他對貧困山村鄉(xiāng)親們的疾苦及期盼十分了解,因此倍加用情地解決鄉(xiāng)親們的實際困難。駐村以來組織慰問貧困戶60戶,留守兒童及貧困生100名。多方籌集150萬元,建設雙格小學綜合樓。嚴寒冬夜不放心寄宿學校的學生前去探望,他看到孩子們蓋著單薄的被子。第二天,就及時向單位領導匯報,籌集資金捐贈毛毯,當毛毯送到孩子們手上,孩子們齊刷刷喊出”高書記,辛苦了“,這一刻他覺得做什么都值得了。他對村里的老人特別上心,爭取80萬資金建設老人活動中心。對村里無人照料,重病在身的高根源及年事已高的陳須老人等多次慰問。支持村老人協(xié)會給全村227名60歲老人每人發(fā)放100-300的春節(jié)慰問金。推薦老人學校校長曾仁山參評第四屆泉州市”道德模范“,成為安溪縣唯一入選人。形成了雙格村尊老、愛幼的正能量。 由于基礎設施的迅速改善,產業(yè)項目的推進,2015年春節(jié)前后,雙格村舉辦了油菜花節(jié),吸引了30多萬游客,一時美名遠揚,被省內知名網站評為”省內十佳油菜花觀賞地“,”高山璞玉 “綻放精彩光芒。 |
- 2016-02-25高紹滿、張麗瑋家庭事跡材料
- 2016-02-25高紹滿、張麗瑋家庭事跡材料
- 2016-02-25高紹滿、張麗瑋家庭事跡材料
- 2016-02-25高紹滿、張麗瑋家庭事跡材料
- 2016-02-25高紹滿、張麗瑋家庭事跡材料
- 2016-02-25高紹滿、張麗瑋家庭事跡材料